返回

第四十章 待碑落成之日,朕亲赴祭祀英灵 (1/3)

弹幕纷纷致敬。

“向所有抗战英雄致敬!”

“倭寇究竟是怎么来的,真是让人恶心啊!”

“倭国之初,源于秦朝的时候,徐福东渡,然后播下了文明的种子,树立了国家的概念。”

“大唐盛世,文化交流频繁,为倭国注入发展活力。“大化改新”,“明治维新”,都是借鉴唐朝及西方文化的成果。”

“原来如此。”

“若我早生千年,我非得把徐福东渡的船给凿了。”

秦朝。

秦始皇嬴政龙颜震怒。

“徐福!好一个徐福!竟敢欺瞒朕!”

他将手中的竹简狠狠摔在地上。

“朕供你所需,你却在海外自立为王!”

“章邯!”

“臣在!”章邯单膝跪地。

“朕命你率五千精锐,东渡追击徐福!”

“务必将其活捉带回!”

“臣遵旨!”

“蒙毅!”

蒙毅应声而出:“臣在!”

“将宫中所有炼丹方士,尽数斩首!”

“自今日起,凡在秦国境内,胆敢提及长生不老药者,诛其三族!”

“朕,再也不信这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术!”

唐朝。

李世民面色阴沉,在大殿内来回踱步。

“想不到,我大唐竟助长了倭国之势!”

他想起倭国使臣卑躬屈膝的模样,心中一阵厌恶。

“他们来我大唐,分明就是偷师学艺!”

“致使后世子孙,受此劫难!”

“朕要对倭国开战!”

李世民猛地停下脚步,看向李靖。

“药师,即刻驱逐所有倭国人,准备开战!”

长孙无忌上前劝阻:“陛下,师出无名,恐会引起周边藩属国恐慌。”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倭国所在之地,乃是我中原蓬莱仙岛。”

“当年徐福携童男童女东渡,守护仙岛千年。”

“如今倭国国王篡逆,朕此番出征,乃是收复故土!”

长孙无忌和李靖对视一眼,齐声称赞:“陛下圣明!”

汉朝。

刘秀看完【弹幕】,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

“倭国,必灭!”

他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传令下去,筹备兵马粮草辎重!”

“来年春日,朕要亲征倭国!”

一位大臣出列劝谏:“陛下,大汉初定,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此时不宜动兵啊!”

刘秀摆了摆手。

“区区倭国,只需五千精兵便可荡平,不会撼动国本。”

“况且,先辈赋予倭国发展之机,朕,当为后世子孙,清除此祸根!”

“朕心意已决,来年春日,必征倭国!”

“将倭国,纳入我大汉版图!”

金幕还在继续播放着。

【军民伤亡总数至少为三千四百八十万。】

【若加上失踪被俘等,战争直接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人口损失总计超过四千五百万人。】

【总体人口损失总数在五千余万人以上。】

【1943年,华夏军民在各地发起反攻。】

【1945年8月,白头鹰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苏维埃对日宣战并进军东北。】

【同年8月15日,倭寇宣布无条件投降。】

【历经十四载艰苦抗战,华夏累计伤亡人数高达440余万。】

此刻,另一个时空中。

淞市战场,宝山县。

魔都东大门,三面受敌。

城郭外,硝烟弥漫,横尸遍野。

城墙上,仅余寥寥数名守军。

县城粮库内,气氛凝重。

一位军官焦急地来回踱步。

“援军何时能到?”他厉声问道。

下属低着头,嗫嚅道:“报告长官,援军…被敌军阻截,恐怕…无法抵达。”

军官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难道…就要放弃这宝山县吗?”

下属壮着胆子建议:“长官,敌众我寡,不如…先行撤退,保存实力…”

“退?我等身为军人,岂能临阵脱逃!”军官怒喝,拔出腰间佩剑,“擅自后退者,按军法处置!”

城西方向,炮火连天。

一支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