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之上,画面骤变。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后,册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
【朱标聪慧好学,性情温和,深受朱元璋喜爱。】
【他勤勉政事,辅佐朱元璋处理朝政,监国期间,颇有贤名。】
【文武百官皆对其称赞有加,视其为大明江山最合适的继承人。】
朱元璋看着金幕上的朱标,眼中满是骄傲。
“标儿,不愧是咱的儿子。”
朱棣撇了撇嘴,心中有些不服。
金幕画面再次变化,出现一张巨大的地图。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欲迁都西安,命太子朱标前往陕西巡视。】
【朱标不负圣望,绘制了详细的陕西地图,并对当地民情进行了深入了解。】
【他还探查了秦王朱樉的动向,回京后,向朱元璋提出了应对藩王势力坐大的策略。】
【朱元璋对朱标的表现十分满意,更加坚定了立其为储君的决心。】
朱元璋捋着胡须,微微点头。
“标儿,心思缜密,深谋远虑,咱很欣慰。”
众皇子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压抑。
金幕画面突然变得昏暗。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自陕西巡视归来后,不幸染病。】
【但他仍坚持带病处理政务,甚至抱病上奏新都城营建之事。】
【同年四月,太子朱标病逝,年仅三十八岁。】
金幕上,朱元璋抱着朱标的尸体,老泪纵横。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的身躯猛地一颤。
他紧紧地盯着金幕,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悲痛。
“标儿……”
他颤抖着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众皇子见状,皆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金幕画面再次变化。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朱元璋看着金幕上的朱允炆,眉头紧锁。
“允炆?怎么是允炆?”
他感到疑惑不解。
“标儿之后,不应该是雄英继承大统吗?”
光幕继续播放。
【建文元年,朱允炆登基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
【此三人成为建文帝的亲信谋臣,建文帝对他们的建议言听计从。】
【甫一即位,建文帝便开始大力削藩。】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胡须颤抖。
“糊涂!糊涂啊!”
“藩王拱卫,乃大明国之根基!”
“允炆如此轻举妄动,岂能长久!”
众皇子面面相觑,心中惊惧。
朱棣握紧拳头,指节泛白。
“削藩……”
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光幕上。
【建文帝本想先削弱燕王朱棣,但黄子澄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周王朱橚与燕王同母所出,削周便是断了燕王臂膀。】
【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
【洪武三十一年,周王朱橚被废为庶人,全家流放云南。】
朱元璋的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他死死地盯着金幕,胸膛剧烈起伏。
众皇子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
【建文元年,朱允炆调集重兵围困燕地。】
【百万大军压境,燕王朱棣深感危机。】
【他心中既恐慌又愤怒,一颗反抗的种子悄然种下。】
【朱棣不满朱允炆无视藩王守土之责,率先对他下手。】
朱棣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
“百万大军?”
“他这是要逼我造反!”
金幕视频内容继续播放。
【建文元年,削藩愈演愈烈。】
【同年四月,湘王朱柏被冠以莫须有之罪名。】
【不堪冤屈,自焚而死。】
【紧接着,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判以重罪,贬为庶民,家族死伤惨重。】
【六月,岷王朱楩亦被判罪,流放漳州,沦为庶人。】
朱元璋双目圆睁,须发皆张。
“逆子!逆子!”
“朕之兄弟,皆为国之栋梁!”
“他竟将他们视为寇仇!”
朱元璋指着金幕,怒不可遏。
“糊涂!糊涂至极!”
众皇子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