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大力移民华人到远东地区……会不会对你有所不利?”布柳赫尔有些迟疑。
并非反对移民华人,而是担心这事儿会影响到陈瀚煊,毕竟莫斯科反对这种事儿。
陈瀚煊怕个屁,自己人都到远东了,手里还握着174万大军,马上还要跟日本和美国开战,慈父就算知道这事儿也只能是默认:
“布柳赫尔,你们知道卫国战争伤亡有多惨烈吗,苏联打光了整整一代年轻人啊!”
“总书记想减轻欧洲方面压力,只能派我来远东拖住美国,不用华人还用谁?”
布柳赫尔点点头,“元帅的意思,我明白了!”
陈瀚煊目光看向黑龙江以西:“以前我没来远东,你们都是偷偷摸摸移民华人,现在开始光明正大搞华人移民!”
“记住,远东不搞集体农场那一套,华人移民来了直接按人头分100亩土地,种地是华人天赋。”
听到这话,众人彻底绷不住了。
“集体农场不搞了,这不是跟莫斯科对着干吗?”
“元帅在远东动静弄这么大,要让莫斯科知道怎么办?”
改革集体农场可不是开玩笑,这是公然反对斯大林政策。
陈瀚煊却摆摆手,“就算总书记知道这事儿,顶多发电文训斥我几句,算不得什么。”
“安德罗波夫,你负责这件事,农业生产一定要抓紧!”
苏联农业方面有多烂,简直不忍细说。
陈瀚煊还准备在远东跟日本、美国干仗,长期跟莫斯科伸手要粮食太麻烦。
万一赫鲁晓夫使坏卡自己一下,战场上绝对出大乱子,粮食必须自给自足,甚至还要出口。
一手粮食,一手枪炮,谁还能制止自己称霸远东?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百般复杂。
在斯大林眼里,其他人犯了错,立马就要被克格勃带走执行清洗。
而不管陈瀚煊如何乱来,在斯大林眼里只是任性而已,这份信任足以羡煞所有人。
“明白,我会立刻抓紧这件事,保证本年度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安德罗波夫严肃点点头。
农业安排了之后,陈瀚煊目光又看向冯·布劳恩:
“布劳恩博士,之前从柏林转移的人才、工程师都可以落户远东,继续工业生产。”
“安德罗波夫负责投资产业链,将德国企业扶植成远东大资本财阀,记得聘用华人移民,越多越好!”
冯·布劳恩点头道:“陈,在来远东的路上,我已经跟德国移民商议好了,大家都很感激你宽宏大量。”
“若现在还能得到政府扶持与投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苏军攻入柏林,陈瀚煊将工业链搜刮一空,现在又还给了德国企业,还要大力扶植投资对方,这可给德国人激动坏了。
“先别高兴太早!”
陈瀚煊严肃说道:“我需要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远东能自行生产百万大军作战消耗的炮弹、枪械、飞机、坦克等一切军火!”
“这没问题!”
冯·布劳恩当即说道:“我已经考察过远东各大工业产区,建设的不错,工业链铺设后立马就能生产军火!”
“除了军火以外,其余汽车、轮船、客机等一切工业品也能生产,保证将远东变成亚洲最大工业区!”
陈瀚煊点了点头,“如此最好!”
之所以收取德国工业链,就是为了壮大自身。
攻破柏林之后,各大工业产区一扫而空,鲁尔区更是被刮地三尺,美军来了只剩一片白地。
陈瀚煊一共带了2200多名德国科学家回到莫斯科,连带家属有6000多人。
至于德国工程师、产业工人那就更多了,数量有十几万,各行各也业人才都有。
之前德国人全靠陈瀚煊养着呢,现在全弄到远东来搞生产。
“农业上采取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工业上扶植大财阀、大资本,政府直接下订单采购!”
“各州第一书记都要全力配合工农业发展,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远东大变样!”
陈瀚煊下了命令,根本不是让各州讨论商议,而是直接推行政策。
这回众人算是明白了,陈瀚煊是要在远东搞资本主义啊!
你看看这一条条命令,跟社会主义沾边吗,简直倒反天罡,莫斯科到底派来了一位什么人?
虽然陈瀚煊命令离谱,但没人敢反对。
一是陈瀚煊身份毋庸置疑,老爹是跟伟大导师一辈的开国元老,本身又有慈父信任加持,普通人把血放干了也没有陈瀚煊红。
第二是有174万大军在手,别说反对了,现在谁敢大声跟陈瀚煊说话,那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