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几斤不够,我要收几吨(4/10) (1/2)

“爹,跟您说实话吧!”

“我们这一次回来,是想要收山货的!”

韩弈也不打算隐瞒了。

毕竟他这一次回来,还得指望老爹帮忙。

要是瞒着他,真就什么都做不成了。

韩大庆一怔,凝神看了韩弈一眼。

“收山货?收那个东西干什么?你都多此一举!”

“咱家还有几斤干山货,你想要就全都拿走,何苦还折腾一趟?”

老爹的话,让韩弈笑了出来。

“爹,几斤可不够!”

“我们这一次来,是打算收个几吨山货在走的!”

“啥?收几吨山货?你小子疯了吧?”

“收那个东西有啥用?你这是钱多烧的吧?”

韩大庆当即就瞪了眼睛。

其实这些山货,对于他们来说都不值钱。

白送都没有人愿意要,还花钱来收?

而且一收就是几吨,要那么多山货干什么?

“当然是回去卖了赚钱啊!”

“爹,你是不知道,在上海滩那个地方,很多本地人还有大老板,都喜欢吃山货,尤其是咱们东北这里的,很受欢迎!”

“还有野味,就是山里的野鸡什么的……”

韩弈将自己这一次回来的目的,都跟老爹说了出来。

当韩大庆听了以后,连连摇头不止。

“真是没想到,咱们山里的山货,还受到魔都人的欢迎了?”

“你小子给我一句实话,就你收这些东西,算不算投机倒把?是不是犯法的?

要是犯法的事情,咱们宁愿受穷,那也不能干!”

韩大庆一脸严肃的询问道。

投机倒把罪,在改革开放之前,确实是一项重罪。

一旦被人给抓住的话,少说都要蹲几年大牢。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了以后。

投机倒把罪,就被直接取消了。

并且国家还鼓励下海经商,尤其是在东北这里。

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国家大兴土木建设。

东北则成了重工业基地,各种厂子拔地而起,让整个东北都变得富裕繁荣。

甚至在六十年代,三年饥荒的时候。

还有不少人都来到了东北,就为了能够活下去。

可是,随着九十年代的到来。

东北的一些厂子,慢慢都有些入不敷出,快要支撑不下去了。

很多工人也都陆陆续续下岗待业,没有了工作。

一些人安分守己,四处的打工赚钱。

还有一些胆子大的人,则跑到南方去做买卖。

都赚到了不少钱……

当韩弈将这些道理,都给说完了以后。

韩大庆不说话了。

坐在那里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

很快,屋子里面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十分的呛人。

“我说你能不能少抽两口?还有外人在呢,你这么抽烟,是想要呛死几个呀?”

就在这个时候,老妈从外面走了进来。

直接就数落了起来。

韩大庆也不说话,将烟杆在鞋底磕了几下,将里面的旱烟给倒出来。

把烟杆往桌子上面一扔。

“走!”

披上自己的棉袄,就往外面走。

韩弈一怔,没明白老爹的意思。

来到门口的韩大庆,回头看了他一眼。

“还愣着干啥?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他或许有办法帮你们收山货!”

话一出,韩弈笑了。

回头跟徐虎、牛大壮他们相视一眼。

就直接就等着跑了出去……

走出自家的院子,兜兜转转的来到村东头的一户人家。

韩弈认识,是村里老邓家。

这个老邓是个光棍,也是个老猎户。

不过年纪大了,很早就已经封枪不打猎了。

但是,他的本事都传给了儿子邓卫国。

这个邓卫国,要比韩弈大个五六岁,已经快要三十了。

枪法如神,百发百中。

而且长期都在山里面待着,是村里年轻人里面,打猎最好的。

只是韩弈没明白,老爹带他来这里干什么?

“老邓大哥在家吗?”

忽然,韩大庆就冲着里面喊了一嗓子。

很快里面走出来一个人,正是邓卫国。

“韩叔?”

邓卫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14:几斤不够,我要收几吨(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