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李景禾将昨日老太监送来的官服穿上。
金线青袍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飞鱼,腰带上镶着十二块淡青色软玉。
官服并不宽大,反而略显修身,将身材修长的李景禾衬托的倒是有些贵气。
这官服是昨日由秀春宫赶制出来的,然后在饭后由魏星亲自送来。
此外还有一块鎏金腰牌。
腰牌上刻着两个大字——监察。
出门前,一家子看着大变样的李景禾皆是赞叹不已,人靠衣装就是这个道理。
婶婶傲娇的还说了句“人模人样”。
辰时上朝(早上7点),在午门外众多官员已经早早到来,等待着宣朝。
或是互相攀谈,或是独自。
“陛下今日朝会应是要审判誉王了吧。”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下官也略有耳闻。”
“前不久我有听闻,陛下要设定一个新官职,这是何意啊......”
“......”
李景禾走在人群后方,武者敏锐的听觉也听到了那些官员的攀谈内容。
当然,他也察觉到有不少目光正在看着他一通打量。
对于这个新面孔,有些人心中多少有了些猜测。
“上朝!”
殿内传来一声尖锐公鸭嗓。
众人皆是神色肃穆,走向殿内。
李景禾也在观察着进入殿内官员相貌,毕竟能入殿上朝的都是品级颇高的官员。
而不入流的则是在殿外。
李景禾左右为难,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入殿还是在殿外候着。
此时一位小公公从殿内走了出来,左右望了望,而后径直朝李景禾走来。
“李大人,陛下让您入殿上朝,请随杂家进殿。”
李景禾点了点头,撩起下摆,跨入殿内。
顿时,他感觉到有无数道目光朝自己看来。
这让李景禾不免有些紧张。
但很好的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不卑不亢。
坐在龙椅上的元庆帝赞赏的看着这一切。
一名侍卫出身,能在太和殿众多高官面前从容不迫,确实难得。
他眼神示意了李景禾一下。
李景禾心思玲珑,站在了左侧文官队列最前方,隐隐朝中间靠了靠。
这一举动,让百官顿时哗然。
要知道太和殿中的站位其实是非常讲究的,官越大,你站的位置离皇帝就越近,当然,贴身太监除外。
而李景禾竟然站在了队列最前方,并且陛下还允许了!
老狐狸们都嗅到了某种味道,眯眼旁观,气氛一下子有些微妙了起来。
“朕给诸位爱卿介绍一下。”
元庆帝开口打破这份沉默,目光扫视底下众臣,缓缓开口:
“这位便是新任监察使李景禾。”
殿内众人目光瞥向神情自若的李景禾,面对目光,李景禾报以礼貌微笑。
“朕登大宝如今已有三载,这三载以来,朕心力憔悴......”
李景禾见机抱拳恭敬道:
“还望陛下以龙体为重,您的健康,才是大梁的安康!”
百官愣了愣,看向李景禾的目光略微变了变,有些说不清的怪异。
元庆帝也愣了,这小子真会抓机会拍马屁。
瞪了一眼后,摆了摆手,继续道:
“特设立监察一岗,为朕分忧,同样的,他将成为朕的眼睛,替朕盯着那些意图毁朕大梁河山,辱朕大梁官声之人......”
“如若发现情况属实,朕,绝不手软!”
监察百官、强抓作风问题、清扫大梁不安分子......这是众多大臣心中抓到的重点。
“陛下,臣有一言。”
大理寺卿踏步走出,双手叠放在前,行礼道。
来了!
这监察使果然没有那么好当。
李景禾心里苦笑。
元庆帝轻飘飘的将目光瞥向大理寺卿,缓缓道:
“爱卿但说无妨。”
“臣认为,设立监察使一职,兹事体大,有待商榷。”
大理寺卿抬头,微不可查的轻蔑瞥了眼前方站的笔直的年轻监察使,继续道:
“臣认为,如若陛下执意要设立此官职,因挑选年长且富有经验之人,而非一位武夫侍卫。”
这话就是暗讽李景禾年轻,胜任不了啊。
大理寺丞、户部侍郎、礼部尚书......点了个赞。
“那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