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真相迷茫 (2/3)

8两个参数作为边界值算的,大的范围我认同这个结论。”

“不过,曹家用了增湿器,湿度达到了83%RH,虽然客厅的主空调没有开启,但两个寝室的挂机温控在22℃,我认为死亡时间还可以做些微调。”

包括樊承德在内,几个人不约而同露出惊讶,难道这个时间还能压缩?

干刑侦的都知道,作案时间每压缩一分钟,就意味着排查工作量成倍甚至成指数级的下降。

宋小慈语出惊人:“死亡时间,按照第一次尸温测定的时间推算,应该在9月13日凌晨的1:10-1:50之间。”

这个时间的给出,比老樊的时间整整压缩了八十分钟,将整个时间范围确定在40分钟之内。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就连几只吧嗒的烟枪都停止了吮吸。

秦大勇和刘波彼此看看,两人当然知道高坪庄和石丘案子的传闻,不过这次精确到了分钟,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樊承德因为看个前两个案子宋小慈的分析,多少有些思想准备,不过也没想到,宋小慈如此判断死亡时间,还是觉得这小子有点唐突。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这也太不科学了吧!

秦大勇是个急性子,嗓门又大,这下站起身,追问道:“你胆子够大的,你当真?你确定?”

一连串的惊问,如放炮仗。

宋小慈早已习惯了秦局的打包问话,只是淡淡的说出一个字来:

“是!”

刘波知道秦大勇性子急,容易埋汰人,赶紧起身解围道:

“这两个时间是包含关系,并不矛盾,大的以老樊说的为准,中间遇到需要精细排查的,就用小宋法医的作为参考,这就没有任何问题啦。”

这是典型的和稀泥,两者排查的工作量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但毕竟樊承德是资深老法医,宋小慈还在实习阶段。

大家不再纠结这个时间范围,因为樊承德给出的已经很窄了,排查方面问题不大。

秦大勇让刘波安排工作。

钟海洲有三个小组,自带一组审查张权宁,另两个小组进一步调查鸿运车行的一男两女,因为他们都知道二十二万货款的事情。

胡方威也有三个小组,继续去查外围的人际关系和矛盾。

技术中队则由樊承德负责,熊照安加上胡斌还有周超,前往解剖室进行尸检。

宋小慈到县医院,那里有派出所的民警,他的任务是确定曹洪涛目前的状态,以及身上有着怎样的损伤。

分工完毕,几个人都在默默祈祷,甚至憧憬,如果这案子就是张权宁干的,那就简单啦,三天的时间一点都不打紧。

几个人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破案报告的封面可以这样写了。

案发时间:2010年9月13日凌晨

案发地点:龙城白氏桥小高层区西九栋八楼二号

案件性质:抢劫杀人

重大犯罪嫌疑人:张权宁

……

宋小慈拿着笔记本,来到了清阳县人民医院ICU,在那里见到了执勤的民警。

刘波早给ICU主任打了招呼,见宋小慈到来,便主动介绍起了曹洪涛的伤情。

“腹腔大量积血,脾之脏面靠近脾门的地方破裂,造成这一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左上腹的刀伤,创口呈纵形走向,创道几乎垂直进入,略有上翘,自9-11肋下方进入……”

随着主任的介绍,宋小慈想象着,这一刀究竟是左手利,还是右手利形成的。

无论哪只手,只要凶徒正常握刀,直刺还是容易形成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刀长的话,只要刀刃的长度在十厘米左右,加上腹区的弹性,完全可以到达脾脏这个深度。

脾脏破裂,出血的速度是比较快的。

即使破裂不大,但随着出血的进程,脾脏的脆性在这个时候起了坏作用,会不断加大脾脏的损伤程度。

对于曹洪涛为什么昏迷不醒,主任也做了解释。

曹洪涛的手术是成功的,但由于休克时间过长,大脑会有损害,目前仍在昏迷之中。

醒不醒得过来要看运气,如果运气不济,就有成为植物人的可能。宋小慈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脾脏受伤的机制,他更想看看身体

上的其它损伤。

这一点让ICU主任有些不理解,宋小慈也懒得解释,毕竟隔行如隔山,法医关注的重点和临床有着很大的不同。

曹洪涛左前臂有一处5厘米的划伤,属于浅表损伤,方向与左上肢长轴垂直,他伤和自伤都可以形成,没有什么特异性。

身上除了这两处明伤之外,其它地方是几处淤青肿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