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定性 (2/3)

分之一的空间。

也就是说,他在注射器里蓄积了五分之四的空气,防的就是组织碎屑堵塞针头。

反向推压,慢慢地排泄空气。

只要空气能够排出去,说明针管通了。

果然,一股殷红的血液转眼就布满了整个注射器。

盛满抗凝管,宋小慈又让刘亚东拿了一支普通试管,将血液注满。

一支用于酒精含量的检验,一支用于毒物化验的备检。

通常来说,前者是交警大队必须做的,而后者刑侦用的最多。

取完心血,宋小慈又拿根干净的棉签,沾了心血当做尸体的血液样本。

做完这些,这才让殡仪馆的人准备抬走尸体。

现场的几位警察全都看走了眼,醒悟过来之后,方才明白自己的无知。

刘亚东有些惶恐,发现自己小肚鸡肠,后悔自己没有格局。

与此同时,宋小慈的这番操作,让在场的交警有些感慨,如果像他这样工作,一年下来,恐怕秩序股的人都得累死。

秩序股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

整个夷长市的道路交通事故,全市的标准是统一的,在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的要求上,不可能和刑侦那样要求严格,并且也没有那个必要。

宋小慈则不一样,只要让他看尸体,他的要求永远只会从严,而不是螺旋下降。

“小宋法医,不愧是985,我以后要多多向你学习。”刘亚东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他是真心服气的。

宋小慈一愣,自己只是做了一项简单的工作,再说这点操作技能还是系统给的,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

“刘老师,你过奖了,日常工作,不值一提,我也是从别人那里秒学过来的,没有什么创新。”宋小慈这是实话实说。

然而,在刘亚东看来,严谨的作风,敏锐的观察力,娴熟的手法,这哪里是一位实习生的作派。

当然,年轻人谦虚是对的,不然哪来“姜还是老的辣”这一说啊!

因此,刘亚东认为,在交通事故这一块,无论从法医的角度,还是从案件的角度,自己的经验和成就,并不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比拟的。

田勤和其他人一样,认为宋小慈也许法医技术不错,但在基层办案实践中,对于案件的认识还是稚嫩了一些。

调查人员纷纷回到交警大队,中饭也过了,幸好订了盒饭。

见大家吃完盒饭,方洪波在秩序股召开案情讨论会。

调查组没有获取到什么有用的线索,除了夷长市中心医院的三名医生,其他走访,周围的农户都没有发现异常的车和人。

这个路段附近也没有什么监控,视频暂时帮不上什么忙。

那么现在,就只能看法医和痕检的意见了,只有确定了案件性质,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田股长,你说说看吧。”方洪波点名。

田勤是秩序股的股长,交通事故的定性处理,正是他的职责范畴。

“现场没有刹车痕,我们怀疑先是发生了碰撞,然后碾过去的;根据衣服的轮胎花纹,肇事车辆应该是小型面包车类型,最常见的就是长安牌的。”

“还有,尽管现场没有刹车痕迹,只有摩托车的损毁,但我们认为弯道处就是事故的原发现场。”

交通肇事逃逸,这就是田勤的意见。

方洪波又看了一眼刘亚东,问道:“刘法医,死亡时间是什么时候啊?”

刚刚回到交警大队,刘亚东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再说,平时出这种现场,很少需要判断死亡时间的。

可以说,死亡时间的判断,即使是新鲜尸体,他也是不擅长的。

没办法,关键时刻还得甩锅。

“小宋法医,你量了尸温的,就说说你的判断吧。”刘亚东和熊照安一样,知道警察的脸皮要厚。

宋小慈没有为难他,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影子系统的帮助,自己也许和他一样,水的很。

“死亡时间应该在今天凌晨的5:25-6:10之间。”宋小慈淡淡的回答道。

几个人偏着脑袋一算,45分钟!

什么情况,不到一个小时,这么准啊,现在每个人都想唱支歌,歌曲的名字叫《神话》!

田勤的头都大了,刘亚东更是脑筋转不过弯来,这该不是开玩笑的吧。

宋小慈没有改口的意思,确定性的东西,他会直接回答,没有把握的结论,他绝对不会随便说出来。

这就是他的行事风格。

“好吧,”田勤终于缓过气来,进一步问道:“小宋法医,你对马名臣的死因和性质有什么看法?”

宋小慈很直接:“尽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28章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