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电影里的剧情,偶尔会出现“事件重演”,同样的一幕反复发生,方洪波类比的就是这种情形。
方洪波的说法没有得到李开旭和曹万清认可,两人认为,马名臣被杀案已经盖棺定论,不存在连环杀人案的可能,这个推断毫无依据。
正在这时,家属所有手续都办完了,表示可以开始检验。
方洪波让死者家属派个见证人,他们派了死者小舅子参加。
“马名臣的案子我听说了,小宋法医,我来主刀,你给我当助手,熊队你记录,曹万清照相,其他人辛苦了可以休息一会儿。”李开旭觉得,不需要把所有人都拖累在这里。
宋小慈回答的很痛快:“好的,没问题。”
家属指定要市局来做,如果由县局主刀,反倒落人口实。
熊照安、刘亚东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方洪波、田勤等人离开了解剖室,刘亚东、樊承德报着学习的心态,留了下来。
大树下面好乘凉,市局领导来了,什么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马德旺的尸体已经提前一个小时从冷藏室提了出来,放在解剖台上解冻。
现在是九月二十九日的下午四点三十分。
尸体一丝不挂,上面只是盖了一条白色的床单。
“衣着应该保存了吧,我先看一眼。”李开旭不愧是有经验的法医,尸检从一开始,就要重视衣着的检验。
衣着是靠近肉体最紧密的外在部分,尸表的很多痕迹都是通过衣着传导过来的。
衣着被完整脱了下来,就放在解剖室旁边的工作台上。
李开旭和曹万清整体看过之后,将重点放在查看胸部的轮胎花纹。
前者检查的重点在于轮胎碾压的位置和方向,后者关心的却是轮胎花纹的类型。
李开旭看过之后点点头,碾压方向为横形,即与躯干中轴垂直的方向,碾压的位置是胸前横形中带区域。
不过,他又检查了裤管的前侧,提醒道:“这里应该也有花纹,只是不明显。”
曹万清看过之后,表示赞同。
田勤解释:“这也是我们又一处疑惑的地方,同样的碾压,胸部塌陷,而大腿这里损伤很轻微,真是奇怪。”
曹万清不以为然,当即解释道:“这种情况也有,多发生在特殊地形路段,一侧为坡形或越过石头,车辆倾斜,大部分重心在一侧轮胎上,就会发生压力严重失衡的情况。”
市局就是不一样,田勤见识窄,只能像乌龟一样缩了回去,默不作声了。
宋小慈只是默默观察,走一步看一步,暂时不想发表任何观点。
几个人穿戴整齐,尸检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解剖室的高清视频监控,自动开启,记录着这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李开旭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道:“熊队,记下时间,现在是9月29日的16时50分,这是检验开始的时间。”
接着,宋小慈帮助测量尸长,顶发发长,瞳孔直径等等。
“尸长175cm,顶发发长8cm,瞳孔直径0.7cm。”
李开旭一边检查,一边报出了声。
熊照安奋笔疾书,手下不停地记录。
曹开清则不断的啪啪拍照,闪光灯时不时爆闪一下。
“尸僵部分缓解,尸斑存在于腰背部未受压部位,按压不褪色。”
宋小慈拿过刘亚东,以及后面熊照安等人的尸体初检记录,看了看,脸上有了一丝赞赏的笑容。
并且,他毫不吝啬地向着刘亚东伸出了大拇指。
刘亚东直接来了一句:“跟你学的。”
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刘亚东出的警,居然在现场就量了尸温,并且量了两次,分别是30℃、29.3℃。
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根据刘亚东提供的尸温,宋小慈判断,死亡时间应该在九月二十七日夜晚的十点致十二点之间。
如果再根据当天气象局提供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百分比,结合今日的尸僵、尸斑、瞳孔变化等等,这个时间范围还可以进一步压缩。
宋小慈将初检记录递给李开旭瞅了一眼,就是告诉他,尸温数据已经有了,死亡时间的判断没有什么问题。
“面部色暗,轻度肿胀,可见少量淤点状出血。”
“左侧额部肿胀伴皮下出血。”
“左侧眉弓外侧见表皮剥脱及皮下出血。”
“右眼熊猫眼,眼结膜充血水肿。”
“鼻根处见点片出血,左侧上牙龈出血。”
“枕后正中,见一6.2cmⅹ5.8cm血肿,波动感明显。”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