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发现谋生技能 (2/3)

卵。

如果在实验室中培养的话,就必须搜集这种小米粒。

当然,需要模拟现场的温度和湿度,还有腐肉营养基,连续观察多天,等到它们长到和现场同样规模,就知道用了多长时间。

继续寻找。

宋小慈最终找到三只,他认为最长的,拿尺一量,分别为15.8mm、16.5mm、17.1mm。

翻找完毕,并没有发现蛹和蛹壳,这说明死亡时间就在一周左右。

现场的温度和湿度,还有三只白蛆的长度,熊照安一一记录在尸检笔录上。

但他觉得,蛆虫推断时间太麻烦,并且误差也大,不适用。

见宋小慈看完蛆虫,熊照安问道:

“你觉得这人死了多久?”

“还不确定,等会我开APP算一下,不过,也只是大概的时间范围。”

熊照安想想,也对,这个时间还真不好判断,只能估个大概。

“五到十天,大概吧。”熊照安根据他的经验判断道。

这个宋小慈没有感觉意外,按照他的估计,也就在一周左右。

不过,熊老师的范围还是太大了一点。

拿出专门的蚊虫清新剂一喷,这些蛆虫很快安静下来。

在清理完这些蛆之后,尸表检验可以正式开始了。

面部几乎完全被腐蚀,变成黑乎乎一片。

头皮虽然好点,但大片脱落,几根稀疏的毛发贴在腐肉上。

整个头部看完,无法确定生前有无软组织损伤。

在宋小慈看来,尤其遗憾的是,口鼻部软组织被破坏,无法确定生前有没有捂压口鼻的情况。

捂压口鼻,是机械性窒息的一种,软组织的完整相当重要,如今的缺失,令人恼火。

颈部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本例缢沟的兜住弧在颈部的正前方,是典型的完全性前位缢死,而这个地方的索沟基本上被蛆虫所破坏。

如果是新鲜尸体,真正的自缢死亡,会在索沟及其两侧看到生活反应。

你会看到索沟处的皮内出血、淤血、出血点,以及水泡反应。

可现在,这都看不见了。

宋小慈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路看完尸表,除了蛆化的部位看不清之外,其它部位没有损伤,骨胳和关节也没有异常之处。

这时,胡斌从东侧的寝室走了出来。

他问:“小宋法医,有什么发现没有?”

宋小慈欲言又止,在大部分检验没有完成之前,他不想大概加估计。

推断一个结论,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凭感觉。

“胡检,你再看看靠寝室的那扇窗户,它上面的铆钉有松动,窗角上缘有根白纤维。”

罗荣欣在大门外听到这话,便道:

“胡检,外面光线好,我陪你到后面再看看。”

实在是无聊,当观众没有意思。

胡斌初听一愣,那扇窗他看过两遍,农村穷一点的人家,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见胡斌、罗所长,还有两小年轻去了,宋小慈在后面喊了一嗓子。

“带上起子螺丝刀,有扳手更好。”

“放心,有工具。”屋外传来胡斌的吆喝声。

熊照安皱了皱眉,心想道,你小子干法医的,痕检的事情,可不是你的主业。

宋小慈不知道熊照安在想什么,但他知道,作为刑侦的一员,无论哪个专业,现场勘查的所有环节都很重要,即使是法医,也要懂一点痕迹。

多面手,复合型的能力,才是刑侦人才的方向。

其实,对于在这一点,他还没有正式参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深刻。

之所以有这种认识,是在获得犯罪现场勘查LV3.0后,在脑海中逐渐形成的。

这会让他关注到所有的细节,不仅仅是法医方面的。

“熊队,尸表就这样了,下面我开始解剖。”

“你一个人行吗,要不要我帮你?”

“不用,这人很瘦,你帮着记录就行了。”

熊照安点点头,大热天的,这活他正不想干呢。

按照公安部的要求,颅腔、胸腔、腹腔,三大腔是必须要开的。

而且,针对不同的损伤部位,术式也是有讲究的。

对于眼前的尸体,宋小慈重点想看看颈部有无损伤,皮下组织内的出血、舌骨还有气管软骨,都是检查的重点。

于是,宋小慈采用了Y字形切开法,分别从左右耳后乳突垂直向下切至锁骨上缘,再向前内方切开至胸骨切迹处会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