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西北的废墟塔楼 (7/8)

错误,已经晚了,”唐荟冷笑,“犯错就要受到惩罚。”

他一边说着,一边依次扯下蜘蛛的八条腿,最后将其生生捏碎。

当洞箫声回荡之际,废墟中的黑暗与寒风同时消散。

血渍混杂的寒霜悉数融化。

窗户、墙壁、通道、家具……一切恢复了原有的形态。

顾旭抬首望去,只见遮蔽天空的阴霾已然褪去,显露出遥远的星空和灿烂的星河。

借助苍白的星光,顾旭大致看清了“素雪苑”室内的布置。

窗边置有书案,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文房用品,壁龛间的书架上则堆满古旧典籍。

窗帘垂挂着淡绿色薄纱。

透过薄纱,可以隐约窥见冻湖与曲折石桥。

没有华丽装饰,唯有书香朴素、宁静雅致。

“果然是‘素雪仙子’的居所,”顾旭心中评价,“若是正值荷花盛开的夏季,此处想必犹如人间仙境。”

然而在这屋内,他并未发现“惊鸿笔”器灵的踪影。

“那个女孩曾说会在终点等候我们,”顾旭暗忖,“莫非我们需要满足某种条件,她才会出现?

“亦或,藏于此室的并非器灵,而是‘惊鸿笔’本体?”

他脑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假设。

随后他步入屋内,开始搜寻线索。

他的视线首先聚焦在墙壁上一幅细腻工笔画上——画中是一位衣着简朴、笑容温婉的女子。

由于顾旭已将所有关于废土陆氏的资料熟记于心,他轻易认出,此女子正是陆桓的侍妾、陆诗遥的生母。

顾旭记得资料提及,陆诗遥在母亲离世后,始终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而在这屋子里,她将母亲的肖像置于如此显眼之地。

“看来这位陆氏遗孤与母亲感情至深啊!”

接着,顾旭移步至木质书桌旁。

桌面满是尘埃,其上铺着一张泛黄宣纸,以秀逸的簪花小楷书写着半首《清平乐》。

其内容如下:

“寒雨初歇,黄花碎满径。

“芳华落幕暮色里,难觅旧时绮丽。”

只有上半阕,下半阕缺失。

而且末尾几字笔法略显匆忙——似乎作者在书写过程中,被外力强行中断。

当顾旭诵完这半首《清平乐》时,感受到一股悲凉气息扑面而来,似乎目睹了废土陆氏倾覆时的景象。

若说“悲剧”便是将美好撕裂示人,那么这半首词无疑符合悲剧美感,也契合陆诗遥“忧郁的婉约派诗人”形象。

“‘惊鸿笔’器灵设下的第三重试炼,或许是要我补全这首词?”顾旭微微眯眼揣测,“按照那支笔的文艺气质,的确可能提出此类要求。”

只是,顾旭虽脑中存储无数佳句,但补足他人之作,对他而言颇具挑战。

“简直是为难文抄公。”他心中嘀咕。

…………

顾旭并未急于填词。

他决定静心探索,收集更多线索。

于是,他小心翼翼拉开书桌抽屉,发现里面零散放置着众多颜色各异的信笺,上面均以娟秀字迹书写。

他随手抽出一张信笺,细读其上内容。

只见其上写道:

“兴德三十九年二月初八。天色阴郁,细雨绵绵。我在院门边的灌木丛中发现一只受伤小猫,腿瘸一拐,喵喵哀鸣,仿佛在哭泣。想来它定是痛楚不堪。

“我前往家族药房取来草药与纱布,为其包扎伤口。小猫起初极为抗拒,不停挣扎,但在我梳理好它的毛发后,它逐渐安静下来。但愿它的伤势早日康复!

“然而,当晚我私自取药之事被周姨娘发现,遭到严厉训斥,且晚饭也不得享用。此刻腹中饥饿难耐,唉,早知如此,午餐时就该悄悄藏些食物在屋内。”

……

顾旭记得,陆诗遥亡于天行八年,终年十八岁——据此推算,兴德三十九年时,她仅是九岁的稚童。

那时她刚刚失去母亲,正处于废墟生活中最为艰难的时期。

顾旭轻轻一叹,又从抽屉取出另一张信笺。

……

“天行元年四月十八。在这废土世界中,与人交际实乃一件极其恐怖之事。

“由于我天生记不清人脸,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将人面与名字对应,故而时常因此出糗,遭长辈呵斥。

“今日,父亲的两位同僚来访废墟。我误将吏部尚书邹大人当作户部侍郎卫大人,惹得父亲十分不满。

“此外,邹大人临行时赠我一盒点心,我欣然接受。毕竟我素来喜爱甜食。

“然而,父亲却说我‘不懂事’,要求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20章 西北的废墟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