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官姐姐之言,若我欲留驻洛京,唯有暂且忍受这份枯燥文职。否则要么重返沂水,要么调遣他处。”
顾旭惊讶地瞥她一眼,未料她留守京城的决心如此坚定。
“令尊对此作何看法?”他问。
“他欲动用人脉,将我调至莱州府,于其眼皮底下任职,”时小寒闷闷不乐地哼声,“我已非稚童,不愿时刻受其监视。再说,本女侠行事向来光明正大,自当坦荡对决,岂能行走后门之策。”
“小寒,你该知晓,如今驱魔司内部竞争激烈。我当初不过欲谋个九品小吏,便与拥有十年资历的马钦斗法良久。在这洛京中枢,更是藏龙卧虎之地。况且,如‘文秘’此类职务,必然重视理论考核,需你花费大量时间去研读典籍。”
“本女侠无所畏惧,”时小寒搁下筷,抓起一个炊饼塞入口中,“我父曾多次言道,我是深藏潜力的奇才——只要我肯下苦工,何事能难得住我。”
顾旭轻声一叹。
眼前少女,明明可回乡继承家业,安享富贵闲适,却偏要千方百计留在京城,甚至甘愿从事不喜之职。
他无权干预其抉择。
他只是忧虑她日后是否会快乐。
“我定会支持你,”他沉默片刻,低语道,“容我稍作思考,此事或许另有妥善之策……”
“要光明正大,不走后门!”时小寒神情庄重,字字清晰。
顾旭以食指抵唇,示意她低声。
…………
饭毕,顾旭沿阶而上,来到观测台。
驱魔司司首洛川依旧披着鹤氅,端坐矮桌之后,悠然品茗。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其气质超凡,犹如世外高人。
洛川对面,另坐一人。
那人身材魁梧,身披一件大红长袍,蓄着长髯,大咧咧地侧倚矮桌旁;衣带松垮,衣襟微敞,袒露出胸膛坚实的肌肉。
他面前摆着一壶酒,一只大碗。
只见这红袍壮汉自斟满碗酒,一饮而尽。酒液从嘴角溢出,沾染在他胡须之上。
饮罢,他还打了个震耳欲聋的饱嗝。
站在顾旭的位置,也能嗅到那浓烈的酒香。
“洛川啊,此乃幽州陈年佳酿,比起你那寡淡茶汤,可要痛快多了,不妨尝上一尝?”红袍壮汉边说边自斟第二碗酒。
“还是算了,”洛川捧起小巧茶杯,浅酌一口,“研习天机推演之道,还需时刻保持清明。”
顾旭在楼梯口静候,未敢上前打扰。
然而洛川却很快察觉到他。
“顾小友,你终于来了!”洛川立即起身相迎。
顾旭还未及行礼问候,已被洛川引领至矮桌一侧,坐于蒲团之上。洛川又提起茶壶,亲自为顾旭斟满一杯茶。
红袍壮汉以惊奇目光打量顾旭。
显然,他未料一贯自重身份的洛司首,竟会对一名尚未加冠的少年如此礼遇。
“这位乃燕国公赵长缨。”洛川指向红袍壮汉,向顾旭引荐。
“在下沂水驱魔司经历顾旭,拜见国公大人!”顾旭立刻起立,拱手行礼。
同时内心暗自调侃:眼前两位圣人,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一位酒气冲天、粗犷豪迈,风格差异之大,实为鲜明。
“原来你便是顾旭!果然气宇非凡,不负救青州府于危难的少年英杰之名!”燕国公赵长缨爽朗大笑,“实话讲,在空悬散人的黑坛阵旁,我已与你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当时匆忙离去,未能看清你的容貌。”
言至此处,赵长缨稍作停顿,继而指向面前酒壶:“顾小友,不妨试试我们幽州的烈酒?此乃近日自家中老窖取出,醇厚香浓。
“依我看,真男儿当大碗饮酒,只有娘儿们才会小口品茶。”
洛川淡然一笑,回应道:“饮酒者乃世俗之人,品茶者乃风雅之士。顾小友,你先请坐,勿听他言。”
顾旭未曾料到,在这废土世界的残垣断壁间,两位曾尊贵无比的“圣人”,竟会因茶与酒这般琐碎之事,争执得面红耳赤。
二者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顾旭则默然在一旁倾听。
待喧嚣稍歇,他才得以向那位“燕国公”赵长缨表达歉意:“抱歉,赵公,我自幼体弱,烈酒实在难以下咽……”
赵长缨上下打量他一番,随之放声大笑:“哈哈,确实如此。你小子虽生得俊俏,却瘦得像根柴。在这废土之上,年轻人都得学会娶妻生子,延续血脉,你得多长点肉才行。”
他话音一顿,又道:“凑巧我近日得了几株罕见的‘荒芜草’,对我无甚用处,回头让人送到你栖身之处,帮你调理一下。”
顾旭欲婉拒,但见赵长缨目光坚定,只得点头致谢:“那就多谢赵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