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急产接生
在21世纪快节奏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对于历史只是浮于表面地学习,把它当作是考试中容易得分的科目,从未曾深入思考过其背后所承载的厚重内涵。
史书上记载的【十万大军】【损兵折将】等等词汇,于我而言就是成语。
没有温度,没有画面,更没有让我联想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无数悲欢离合、生死存亡。
然而此时此刻!
当我站在这满满当当的营房之中,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如汹涌的潮水般向我袭来。那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的伤员,他们痛苦的呻吟声、鲜血淋漓的伤口、绝望无助的眼神,交织成了一幅无比惨烈的画面,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与沉重。
这些场景不再是书本上那轻描淡写的文字,而是以一种无比狰狞的姿态呈现在我眼前、成为具象现实!
惨烈眼前!
但当然,我并未被这如地狱般的场景吓倒。
在21世纪的三甲医院里,大型意外事件的协同处理是时不时会发生的,而急诊室作为拯救生命的前沿阵地,急诊医护总会首先加入紧张的救援工作。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那些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时刻,都成为了我此刻在这军营中面对伤员的底气。尽管这里的场景与现代医院有所不同,但救死扶伤的使命感是一样的。
(认真较真的说,现代都市的几十伤患与数以千成算的伤兵大营还是有着巨大的根本的区别的!)
(对个人来说,现代医院有着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善的急救流程和充足的医疗资源,而大明军营这里,一切都那么简陋和原始。当然,这并不会成为我退缩的理由,我将全力以赴!)
所幸我并非医筹统领,无需承担统筹规划整个医治救急行动的巨大压力。我只需听从军营里的军医指挥即可:
——迅速将受伤人员诊断分级!这是救援行动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分诊后分别送往不同伤害级别的处理营账,不同的营账里,有经验丰富的军医会对伤患进行进一步的细致处理。这一过程与现代医院的急诊室分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现代急诊室,我们通过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和专业的医学判断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在这里,一众明代前辈们则是运用传统的望、闻、问、切之法来近距离诊断。
我不会中医那套,便通过观察检查伤者通经、通气、通血的“三通”情况区分伤势的轻重缓急。
当伤患众多时,我们承担分诊和处理紧急情况的任务;当伤患逐渐减少,我们便走进营帐里为伤者进行更细致的诊断和医治。都是真正干活的医者,磨合起来并不困难。
我没有了21世纪那些先进的医疗仪器的帮助,而且本来就更擅长处理外科创伤,所以我将精力主要放在救治体表伤损的伤者身上。而一众前辈同僚们能进行全科医疗。
除了帐内的现有伤兵,情况更加复杂的是前线的战事仍在继续(我方已经占据优势),所以不断有新的伤员被送过来(敌方则是成批死亡)。我们就像在与时间赛跑,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生命的存亡。
【倒数七日!第5/6天】
连续奋战许久!我们在这场与死神的漫长拉锯战终于迎来了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刻。在现代医院里经常值大夜班的我,精力保持得还算不错。
但是!
前辈们可以暂作休息,而我这边刚洗完手,正准备稍作喘息,便听到了急切的呼唤——作为稳婆,恰恰遇上刚刚、赶上了一趟棘手至极的活儿!
一名军将的孕妻,遭遇了莫名的暗算。
怕是要急产!
我争分夺秒、着急地朝着产妇所在的帐篷奔去,每一步都充满了紧张和焦急。当我冲进帐篷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的心猛地一沉!
——只见产妇的胸前渗血,那鲜血已然染浸了利箭,那箭头深深刺入
产妇已然脸色惨白,几乎不见人色,毫无生机。她尚余一丝似有若无的气息,就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这种状态......是阎王的厉使早已到临,只等待着时辰一到、便将灵魂摄走。
产妇的身体在痛苦中不住的颤抖着,却又勉强、坚强的保持着清醒,那眼中透露出的是无尽的牵挂和期待。“救~我~孩~!”仅三字、耗尽孕妇最后心力!说完,她的意识便完全丧失了,双眼空洞无神地睁着,仿佛生命的火焰已经从她的身体里抽离。
这时,放心不下的刘医尊也来了!
来得正好!
这名孕妇的情况十分危急,从她的症状来看,分明有中毒的迹象,可是在这个没有现代各种仪器的时代,我根本无法仅凭目视来测定中毒的类型和程度。
刘医尊连忙拿出银针,动作沉稳而迅速、分别在孕妇胸周与脑侧的穴道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