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书说过往 (2/5)

色沉稳,一字一句道:“是主子的师祖——乔先生派人来虞国,故意四处散布这谣言的。”

经月辰一解释,白清兰便明白了乔言澈的用意,难怪乔言澈要她去寻一个叫阿暥的人,原来是要自己去辅佐他,登基为帝。

白清兰眸光瞥向台上的说书人,说书人续说道:“虞国前朝公主虞酒卿曾是元武帝最宠爱的女儿,她当公主时,经常领兵出征,她曾三征安狼,四讨大燕,十征匈奴,每当她出征,骑着高头大马,穿着艳丽红衣穿过城中时,城中百姓都会站在两侧,跪地膜拜,高呼千岁。而虞酒卿每每出征也是从无败绩,将周边小国收拾的服服帖帖,虞朝百姓也是因为她,在五国两族面前挺直了腰杆和脊梁。虞酒卿当公主期间,废除了女子不能从军习武读书的制度,还废除了殉葬、算税等制度,甚至还下了一道懿旨,说凡我大虞女子,出生无论贫穷富贵,婚嫁时,皆可穿凤冠霞帔。凡我大虞女子,在婚嫁后,若受到夫君毒打辱骂,婆家歧视,皆可到官府登记,待官府核实情况,能自行休夫。景元三十四年,虞珺卿向天下诸国发出警告,凡我大虞子民,可去五国两族随意游玩,若五国两族,谁敢对大虞子民不敬,视为开战。景元三十五年,虞酒卿降下懿旨,说大虞女子,无论贫穷富贱,只要是有才之人,皆可入考场,以考试入朝为官,光宗耀祖。此旨一下,虞朝的女子欢呼雀跃,纷纷将虞酒卿当做虞朝的神,可这旨意,却遭到了百官的反对,虞酒卿本就是一个喜欢杀戮的神,再加上有元武帝的宠爱,虞酒卿做事便越发的肆无忌惮。所有反对虞酒卿的贪官奸佞都被虞酒卿所诛杀并且屠戮满门,虞酒卿还在这些贪官污吏家搜出了他们贪污的巨大赃款,虞酒卿将这些赃款六成填补了国库,两成送到了华山,给了华州城主——华宸,还有两成派人拿去民间给百姓造了免费的学堂,酒楼和各种各样的生意店铺,她让那些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的百姓,可免费吃饭上学,也让那些没有事做无工钱可拿的平民有地方可安身。景元三十八年,虞酒卿重视农耕,他大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虞酒卿曾意外发现一株水稻名为占城稻。占城稻不择土地肥瘠,随种随收,可播种面积大;其次,占城稻成熟早,结粒快,一年可收获两到三次,产量较之百姓吃的粳米提高很多;此外,占城稻的耐旱、耐涝、耐瘠薄、耐冷特性使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良好生长,适应性极强。虞酒卿将占城稻的种植方法派人交给种田的农民,因为占城稻,虞朝每逢天灾时,百姓也能因占城稻保下一命。虞酒卿的功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可惜啊,她爱上了宁梓辰,也就是如今的帝王,从而将她那辉煌绚烂的一生永远停留在了二十二岁。虞酒卿和当今陛下两人自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人郎有情妾有意,本是恩爱的一对,只可惜啊,天公不作美,景元十年,宁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景元十年,春,虞国边境平南城内匈奴肆虐,频频骚扰边境的虞国百姓。

虞容川闻此消息,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派宁卿辞去平南城平叛,为了能给匈奴一点教训,还态度强硬的命令宁卿辞要攻下凉州,给他们一些颜色看看。

同年,宁卿辞三十岁,却已身兼镇国将军之职,官居正一品。

宁卿辞南征北战多年,从无败绩。可此战却是被虞容川给算计了。

宁卿辞来攻打匈奴之前,虞容川曾问过钦天监费章,费章却说,凉州城外皆是沙漠,沙漠春季昼夜交替,温差较大,白天炎热,晚上寒凉,每日风雨又多。而宁将军此战带有大量的炮火火铳,这些武器遇水则哑,而二十万大军又被陛下做过手脚,宁将军攻凉州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所以,必败无疑。

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

宁卿辞战功累累,他已是一品的镇国将军,若再立战功,便是封无可封,那么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便是他最好的下场,如此一来,虞容川也不必担上一个杀害忠臣的骂名。

宁卿辞为了能将此战速战速决,他带着二十万大军,五千杆火铳,十尊红衣大炮出了邑都后,一路急行。

春季来临,沙海死寂。一望无际的沙漠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

沙丘轮廓清晰,如一条长龙蜿蜒盘旋。

宁卿辞带着二十万大军在沙漠里行走,沿途也能见到海市蜃楼亦或在沙漠里依旧存活的仙人掌和可以抵挡风沙的胡杨树。

宁卿辞征战沙场数十载,屡战屡胜,从无败绩,当他得知要去攻打匈奴时,他并没将匈奴放在眼里。

他心高气傲,心浮气盛,但是他却忘了骄兵必败的道理。

沙漠的风沙,龙卷风在春季出现的最多,而春季又是下雨最多的季节。

沙漠在春季的气温,白天和夜晚是两个极端,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天寒地冻,这就会令从未在沙漠中打过仗的二十万大军全部累死亦或水土不服,感染风寒。

随军只带了一位医官,但由于药材的不足,许多士兵还未到凉州就已经倒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