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孙女高考1 (1/2)

大哥在扬市监工建好两座老宅,就回京陪妻儿没再过去扬市。

倒是每年暑假,她都要带上家里孙辈儿们过去住几天。

1981年少年宫加一项戏曲学习,家里孩子们又多一项才艺。

因着今年要高考,读高三前那个寒假两个孙女儿停下在少年宫所有课程。

京市高中还是两年学制,有关部门已经下过文件。

83年过后高中学制要更变为三年制。

今天是周一,阿晔和家里孩子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她一个人在家闲暇读书练字画画,唯实有些自在。

各个票证还没取消,她每天都要出门一趟带些肉蛋回来。

现在住的21号院栽种满花草树木,家里还是在小院儿花坛种瓜果蔬菜。

每周,还会给家里三个宝都送一次肉蛋蔬菜过去。

自己有他们家里钥匙,每次都是过去放下东西留张纸条就走。

她就当作是在锻炼身体。

近两年,扬市老宅那边收到海外信件越来越多。

她和阿晔家里长辈儿都已经去世,兄弟姐妹们有从小长大的情谊,自己很愿意能往来通信。

还特意在信中写上家里在京的住址。

从那儿往后,给自己和阿晔的信件就都直接邮寄到京。

自己和阿晔卧室在主院四进院正房,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

东间做卧室,东耳房是卫生间配洗澡间。

西间是书房,西耳房她设计成衣帽间。

与其他院子不同,他们住的这进院子东西四间厢房里摆放着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家具。

这些家具都是妈妈和婆婆的嫁妆,清一色上好的小叶紫檀。

虽说,东西厢耳房也都是建成卫生间配洗澡间。

她却不会用于居住,东西厢房平时都锁着房门,上百年传承下来的家具不适合参与日常生活。

家中各进院子屋里用的家具都是黄花梨。

阿晔托不少关系才买到这些黄花梨木。

“晼瑜。”

“你们来啦,快进来。”

林晼瑜也没带张梅和美佳,去二进院正房的会客厅。

迎着她们两个人,进到四进院正房客厅。

三个人坐在沙发上,林晼瑜像往日一样执起茶几上的神灯壶,给她们面前的海棠杯里都倒好龙井茶。

“这茶还是我回老宅,自己去杭市那边茶园采摘来的。”

“等会儿,给你们俩带一些回去。”

“你才算是真正退休,家里年龄最小的知许也有八岁。”

“不像我家那几个皮孩子。”

美佳低头轻呡一口茶水,放下手中的海棠杯。

林晼瑜和张梅闻言相视一笑,“你也别总想着孙辈儿。”

“如晨眼看着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他是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究生?”

“他自己决定,考研还是工作家里都支持。”

“回京市还是留申市也他自己决定。”

美佳看向说话的张梅,笑呵呵拿起放在茶几上的萨其玛吃起来。

“晼瑜,你明明是南方人这萨其玛做的确实好。”

“我妈妈从京市嫁到扬市,她是旗人以前家里家具摆设饮食习惯也多是按照旗人规矩。”

张梅和美佳还是第一次听林晼瑜说起她妈妈,知道是牺牲在战场上都没有继续往下问。

方旭、方竣、如阳和明宇大学毕业回原单位上班都是科级干部。

明宇为着女儿,上个月刚刚调往申市教育局工作。

他们都在按着自己的想法好好生活。

“阿韫和意意大学,想学什么专业考哪所大学?”

“这姐妹俩,说是一天换一个想法都不委屈她们。

“换来换去,阿韫倒是确定要学会计。”

“意意还没想好,想着等考试成绩出来再说。”

“她们俩是想考京市大学,两个孩子自尊心强不让我们说出去怕自己考不上。”

“放心我和梅梅不告诉其他人。”

“听说,你想买西跨院付国庆家的那两间房子?”

“这你们都知道?”

林晼瑜看看美佳又看看张梅,面露笑意。

“你们都是怎么知道这些?话传得也太快。”

“我们还听说他们家要两万?”

“嗯,之前想着要是能买下咱们院里西跨院,就在我这院儿东跨院墙上开个通向那边的门。”

“他们家这开口漫天要价,突然觉得没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百二十八章,孙女高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