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章 江王回长安 (1/2)

两日后,苏州江王府邸,

听到下人传来朱明来了的消息,江王李元祥风尘仆仆从卧室来到书房中,为什么说风尘仆仆,也是没办法,如今的李元祥可是有300斤的分量,整个人比十年前最起码胖了一大圈,那个肚子是更加的圆滚滚了。

看到书房里,一身白色圆领衫,手持折扇,喝着青花瓷盖碗茶的朱明。

江王李元祥不由唏嘘,还真是个神仙人物。

朱明见到他来,举着茶杯,开了句玩笑:“没想到你这里也有青花瓷茶杯了,何必破费呢,我送你几对就是了”

江王李元祥苦笑:“抚阳呀,上次拍卖会上说这玩意来自海外,我哪知道是你的手笔”

这个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明宣德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现在只是唐代初期,当然是没有的,这时朱明搞出了的高奢产品之一。

也是刚推出不久。

朱明笑道:“那改天再送您几套,还有大花瓶!,呵呵”

李元祥摆摆手道:“暂时不用了,我要去趟长安了”

“奥,朝廷对江南民乱有处置了?”朱明微笑道。

“有了,我那皇帝侄儿,让我任江南东道观察使,节制一道州府,同时让崔道玄之子崔神基为扬州刺史,婺州刺史还是崔义玄,加了御史大夫职。”

“那就要恭喜王爷了,一道观察使可就相当于江南王了!”

“什么江南王,这江南本来是小三的,要不是你当年时时提醒我要交好小九,我估计就步了小三的后尘,最好结果也不过是就是元景的后果。”

朱明却是皱着眉头,沉吟不语,事情本就在他的预料。他也没料到李治这个家伙竟然会让李元祥成为江南东道观察使,要知道,观察使是唐代一道的最高长官,而且还能管军队的,类似于后唐的节度使,但这节度使只是一州之地而已,而观察使可是一道呀,江南道润、常、苏、湖、杭、睦、歙、明、衢、处、温、婺、越、台诸州的下辖十几个州,虽然江南羸弱,但这个李元祥当真成了江南王的存在。

不过想到自己以崔道玄名义发的奏折内容,朱明也就释然了,毕竟那奏折里可是江南府兵十不存一了。

江南到底发生了什么,李唐的不良人是确实没有眼线的,毕竟江南本来就是薄弱区,自己前世执掌不良人时就发现了,江南的不良人也不过就是盯着几个王爷而已,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唐代各类南方起义反叛李唐都是后知后觉的。

想到这里朱明笑着问李元祥道。

“王爷,为何要上长安呀?”

“皇帝侄儿让我回去一趟,说有事要咨询我”李元祥笑着说道。

“咨询王爷,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呀?”朱明好奇道。

“密旨上没有明说,不过传旨舍人到是说了一二”

朱明摆摆手,洗耳恭听。

“主要是两个事情,一个是江南的税收之事,这次本来要下旨给江南减税的,但对江南情况不明因此对我询问一二”李元祥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道:“还有就是问我一些家事,好像关于皇室婚娶之事!”

朱明思考片刻,结合前世的事情,笑了笑,心想,果然和前世一样,这个节点就要考虑对付你的舅舅了,李老九你还是死性不改呀!

看到朱明微笑,李元祥好奇问道:“抚阳你是不是想到什么?”

“也没有什么,只是对皇帝咨询王爷之事有所猜测!”

“奥,抚阳快快说来。”

“江南税收之事,其实皇帝想问是,加派多久可以恢复!”

“王爷也知道,我朝税收为租庸调制和均田制。

租:均田户每丁每年需上缴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需服劳役二十日,若不服役,则以实物代替。

调:种桑区需每年上缴绢二丈、绵三两,种麻区则加四分之一,合击上缴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而江南从永徽元年开始江南加赋五成,到小民处相当于十成。

还好江南富庶,亩产高,小民虽然赋税高但也能存活。

但江南不少世家大族串联吞并土地和人口,而江南道各州又普遍以鱼鳞册为包税制,因此如果江南出现灾害,百姓也会活不下去,这才有了浙东民乱。“

“王爷可与皇帝言其中关联,并以三年为限,减免地租。当然,王爷也可以趁机要求开海贸易,增加赋税之策,这个我之前与王爷说过。”

“嗯,这道不错,我就按之前的商量许诺三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