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李唐爪牙到江南 (1/2)

跟朱明关系紧密的商号们纷纷响应,他们没有选择,跟朱明走到这步,再想撇干净,已经没了可能,既然前面有希望,那就一条路走到黑吧。

其他商人都还在彷徨犹豫,进是不知祸福的迷雾,朱明跟朝廷到底要闹到什么程度才能言和,他们这些商人也会被牵连到什么程度,这都不清楚。可退的话,损失是明显可见的,江南之地,再不是他们能呆的地方,对以江南为出口或者是根基的商人来说,这就是直接完蛋。

冒险可能死,不冒险马上死,选择一目了然。甚至还有胆大的商人直接说:“当年晋商是怎么起来的?”

这话提醒了不少商人,都是会心地一笑,然后犹觉仍在梦中,大唐安定几十年,却不想一眨眼,江南这天,就已变了。

“这朱江南,好大的心气”

夜间,青浦船上举办了丰盛晚宴,扬州各家酒楼的师傅为这些贵客尽心展现着各项技艺。可众人却都是食之无味,有的还是惶然难安,有的却是心潮澎湃。

“他已不是什么朱江南,如此大的胆量,我看该叫朱天王。”

岭南的商人打着哆嗦,可这会他不得不入,他的木材纸业生意,大半都靠江南消化。而这消息,他还在琢磨着,该怎么跟自己相熟的同乡商人说,把他们也带过来。就算朱明这个商业协会只能维持一年半载,也省了他太多麻烦。

他的想,跟很多还抱持观望心态的人一样,既然朱江南,不,朱天王已经把江南的局面搅浑了,那么趁着局势还没被重新收拾之前,赶紧在江南铺开生意,能得一分利就得一分,这段时间,朱明该能遮蔽住官府,让他们收割一把。

酒席上,另一些人则悄然聚了起来,眼神来回传递的都是冷笑和不屑,掂掂手里的《江南总会章程》,暗自约定了什么。

“朱天王……”

全道的抗税,已经扩展在整个江南道,八月,吴王李元祥的一行车马出了苏州府,由于督导加税不利,李元祥被皇帝李治下旨申斥,并要求其回京。

坐在闷热的车架里,李元祥打开了车窗帘子,遥看后面的苏州城。

他不由叹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里来。

而他不知道是在不远处有一队骑兵进入了苏州城。

……

杭州德胜坝,一行商贾打扮的人站在坝上,看着几人就在岸边转着轮盘,粗粗的铁杆子在他们的cao纵下,有如手臂一般灵巧,片刻间就将快蛟船从运河拉进上塘河,之前那人牛合力的喧嚣景象再也不见。一个瘦小中年眉飞色舞道:“就靠着这铁轮盘,不仅上下坝快了一倍时间,就连人力钱都省了不少。轮盘和铁架可都是江南所产,眼下在江南,妙用正是无数。”

这矮子身边一个高个子冷哼了一声:“妙用再多,也需握在朝廷手里;两人连带左右前后十数人,隐隐将一个冷肃青年围在圈里,那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眉头微皱;

这一行人正是李唐朝廷的江南特使,李治的弟弟,李福,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三子,被封赵王,由于他被李世民出继隐太子李建成一脉,因此没有和李治争过皇位,更是为李治信任,因此特别这次派到江南,就在江王李元祥离开苏州的同一天,他就进入了苏州。

原本李福没想这么快出门,而毛遂自荐上门的周兴却劝他赶紧直下江南,以雷霆霹雳手段,压制江南,因此李福比另一个带着两队大唐骑兵的程务挺早到了很久。

“这周兴,识大局,有胆略,可堪大用,就是……”

李福很欣赏周兴,但对周兴所说的“关键人物”一事却很不以为然。

“一个白身的朱明!现在江南道代观察使?,下官分析江南的动向,事事都有他的痕迹!”

当时周兴是这么直接了当说的,李福冷笑,一个小小的商人,就能控制江南?自己可不是李元祥那种只知道吃的大白痴。

……

朱明终于收到了他等待的消息。

“李福?这个家伙竟然带队来江南,”说实话朱明对这个家伙记得不多,只知道他是太宗儿子中少有的有善终的家伙,李世民走的时候他才13岁,又是过继给李建成一脉,因此李治也没把他当成对手,所以对他特别优容,而这家伙死的也早,在武则天起势之前,因此也没被武则天清算。不过知道他身边的一文一武,那一刻,朱明眼瞳紧缩,只觉嘴里微微苦的。

无他,文的是周兴,这个虽然被来俊臣请君入瓮了,但不能怀疑这家伙是个酷吏的天才。

而程务挺这家伙是唐初名将程名振之子,他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镇压绥州城平县白铁余起义有功,拜左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这家伙可是一直跟着其父亲南征北战的不是什么战场菜鸟。

脑子急转动,朱明大致想通了李治这样的配置?

看来就是要用疾风手段来对江南一气呵成了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