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徐叔,我爹说你要的犁头过两天就可以去拿,这次改进了新犁头,一人一牛就可以耕田了。这次还多了抛秧盘,水稻会更好种的”朱明夹了一口鱼肉道。
“是嘛,那不错!”徐绍宗点点头,毕竟村里的种田事情是他张罗的。
“对了,村里的牛都穿鼻子了吗?”
“穿牛鼻子?怎么穿?”徐绍宗很是疑惑,怎么才一会儿的功夫,他都听不明白朱明的话了?
朱明也愣了,怎么唐朝还没有穿牛鼻子这个方法吗?他倒是没这么关注过,那他们是怎么用牛耕地的,就靠牛脖子上的那根缰绳?
“徐叔,牵牛不是要牵牛鼻子吗?怎么你以前没见过有人穿牛鼻子吗?”
“什么牵牛子?大白天的你怎么说起了糊话,牛鼻子就那么点的地方怎么牵?你这不是玩笑么?”徐绍宗开始怀疑朱明是不是醉了,可是他也没喝酒呀?
朱明笑了笑,朗声对徐绍宗说道:“徐叔,牛,是要穿鼻子的!”
看朱明说得一本正经,徐绍宗倒是不敢再无视,毕竟朱明给徐绍宗创造的奇迹可不少。他这样说也许自有他的道理,尽管这个道理他徐绍宗看得并不是很明白。
“那你说说,为什么要穿,怎么穿?”
“徐叔,你以前用牛耕地的时候会不会觉得那些牛用起来不是很顺手?比如它指东走西,指南走北,时不时还会往后退两步,力气小一点的人根本赶不动它?再比如它看到绿色的东西就想吃,有时连庄稼都会啃上两口?”
朱明没有回答徐绍宗的问话,而是接二连三地道出了这个时代人们赶牛时所遇到的问题。
徐绍宗听得直点头,嗯嗯啊啊地答应着,朱明的这些问题都问到了点子上,全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那你就穿牛鼻子吧!有了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朱明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穿了牛鼻子,你想让它走哪它就走哪,一点不带怠慢的,也不用太大的劲道,甚至连邀月这样的小孩子都能轻易地控制它。”
徐绍宗听得身心激动,全身的血压都跑到了脸上。
“真的?!”
“真的!!”
“那就穿吧!!”
“春耕快开始了,要不明天就把村里的牛集中一下,我们突击一下?”朱明说道。
“好呀,那我就明天下午在村口的大操场吧”
“嗯,左叔,铁矿那边明天上午,打些鼻环,2至3寸大小的空心圆环即可,数量....”朱明转头问徐绍宗道:“村里现在有多少牛?”
徐绍宗想了想道:“有个二十七八头吧!”
朱明点头道:“那就打个四五十个吧”
“明哥儿,这次稻田春耕,你不是说有个新玩意吗?”
“我爹在打造呢,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
第二天,晌午后,朱明自己背着个竹篓,从家里出来,向着村口大操场前去。
半路上,遇到了冯石头和陈狗蛋两人,两人身上背着两个大背篓,看上去沉甸甸的。
“明哥儿”冯石头两人看到朱明连忙上前打招呼。
朱明点头示意后,上前去看了一下两人背后的大背篓,一个里面装着是鼻环,一个装的是铁条以及工具。
两人看这个朱明后面背着的问道,:“明哥你后面背的是啥呀,看上去也老沉了”
朱明抖抖肩膀,说道:“就是大蒜和白酒而已”
三人有说有笑的,顺着水泥路来到村口的大操场。
这个操场还是蛮大的,原本是徐绍宗那个家伙弄的所谓校场,最后因为也不打仗了,成了村里的操场,主要是打谷子什么。
一进操场,只看见三十几头牛在操场上站着,身边都带着几个庄稼人。
前面放着几个炉子,不远处竖着几个栓牛的篱笆。
徐绍宗正和十几个壮小伙,等在前面。
朱明三人向着徐绍宗走过去,路过的时候看见有几头牛似乎有些特别,朱明不禁打量了一下。
徐绍宗看见朱明来了连忙说道:“明哥儿,来了,怎么样开始不?”
朱明点点头,和徐绍宗告了一声好,然后指着那几头特别的牛问道:“这几头牛是谁家的?”
这话刚问,就有三家人出来答话:明哥儿这牛是我们家的。
出来的是三兄弟,兄弟三人都姓张,也没个大名,村里都叫他们张大、张二、张三,他们的爹是徐绍宗的部下,不过逃到西山后,伤重不治,也就留下了哥三个。
三人在村里也多有照顾,这个三兄弟也各具特色,老大张大一把子力气,是徐绍宗教的人里面武艺最好的,张二的手很巧,被左游仙送给朱师古当下手,老三,张三有点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