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艘船靠港停好的时候,整个码头都在骚动。
高晋起身和船上的死士前去接应,不多时,高晋站在甲板上挥手示意。
张清泉立马下令,安排手下的士兵把锚绳绑好,指挥卡车开到码头边上等待卸货。
自己已经是火急火燎,大步朝着船上赶去。
船舱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口口箱子,张清泉已经闻到了弥漫在空气中那另人陶醉的枪油味。
迫不及待的招呼一名士兵起开一口箱子,张清泉当即推开了这名士兵。
一脚踩在箱子边沿,几乎是手脚并用掏出了盖在军火上的麦秸。
当看到枪械的时候,张清泉迅速拿起一把枪支。
“子弹!”
高晋早跟在他身后,踢了踢旁边一口塑料箱。
顿时塑料箱里稀里哗啦响声一片。
“子弹在这!”
张清泉二话没说,熟念地将塑料纸包好的枪械零件组装完毕,拉开子弹箱,取出码放整齐的子弹。
一气呵成把一发弹夹压满。
走出舱外,拉开保险,对着昏暗的天际就是干脆利落的一梭子。
“好好好!”
张清泉连说三个好字,把枪丢给跟在自己身后的砂楚。
紧紧地握住了高晋的手,激动道:“高先生,我们将军的意思,是请你老板务必赏光来满星叠见他一面。
到时候他会以最隆重的仪式,在掸邦子弟面前为他们介绍这个最尊贵的客人!”
其实张清泉早先就和坤沙取得过联系,坤沙是绝不肯相信东南亚会有这种体量的走私军火商的。
两万支新枪,除了一个国家,东南亚还没有哪个私人大亨能有这种手笔。
但是出于对张清泉的信任,坤沙在电话里交代这件事情由他全权来负责就好。
方才张清泉在检验军火的时候,特地留了个心眼。
他年少时候曾经在罗星汉的军校念过学,当年军校甚至有在圣彼得堡请过苏盟教官过来给他们做过培训。
高晋的老板带过来的这批货,子弹箱上都是苏制的塑钢材质,防水防潮防静电。
单是这口箱子,在黑市上的售价就高达五百美刀一口!
现在可以说张清泉对高晋背后的这个老板,是无条件的信任。
甚至他还动起了其他的心思,能不能在高晋背后的老板身上,采购到更多,更尖端的军火……
高晋生硬的把手抽了回来,听到张清泉提出要见陈宇的时候,直接就拒绝了他的提议。
“参谋长,我们老板不喜露面。
如果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和我提就好了。
等你点完货,我要马上带人随船队回去,老板见不到钱,会很不开心的!”
高晋的话无疑给张清泉泼了一盆冷水。
其实他现在很不想放高晋这些人回去。
一来是他不清楚高晋背后的老板,手里到底还有什么样的硬货。
总之苏制的军火,主打的就是一个实用耐造,质量几乎是无可挑剔的。
二来高晋之前说过,这批军火高晋背后的老板还派人去和佤邦的艾嘎联系过。
艾嘎虽然有缅政府的支持,但也一直处于摇摆的状态。
作为坤沙最得力的智囊,他绝不希望艾嘎和这个军火大亨搭上任何联系!
眼下对于高晋,张清泉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们虽然说垄断了金三角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货源,但是眼下由于被多国政府打压,军火一直是他们卡脖子的一大要务。
高晋背后的老板能把两万支枪顺顺利利运过来,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了。
张清泉苦笑一声,开口道:“高先生,实不相瞒,我们将军手里,从来不缺白花花的现钞!
你们老板如果不和我们合作,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希望高先生好好考虑一下,哪怕随我回去再见将军一面,打个电话给你老板聊一聊也好!”
高晋嗤笑一声:“不必了参谋长,我们老板钟意和你们将军做生意,一定还会有合作的机会的。
对了,昨天我和我老板通过电话,前段时间我们的人在艾嘎的地盘遇到了点小麻烦。
对此我们老板很不开心,如果坤沙将军真的有长期合作的意愿的话,不妨帮我们老板解决一点小小的麻烦。”
张清泉匆忙问道:“什么麻烦?”
“也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知道你们将军在缅北东枝地区,和艾嘎有两处争议地区。
我们老板的意思很简单,你们派兵把那两处争议地区打下来,作为回报,他会向你们无偿提供二十门D-30榴弹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