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暗影追凶,命运的漩涡(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 (1/2)

在1993年那个港味浓郁、繁华与罪恶如影随形的港岛,辖区内突发的连环杀人案,仿若一道狰狞的裂痕,无情地撕碎了市井生活的安宁画卷。

受害者们,本是街头巷尾平凡日子里的鲜活面孔,有着各自热络的人生轨迹,却不幸沦为恶魔刀俎下的鱼肉,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成为悬于警局白板上冰冷的照片与档案。

老街杂货店的陈福生,年逾五十,守着那间承载几代人记忆的铺子,每日天蒙蒙亮就起身,哼着小曲,仔细擦拭货架上的每一瓶酱料、每一包零食,把店面拾掇得敞亮温馨。

熟客进门,他总是热情招呼。

“阿伯,今日新到的茶叶,尝尝鲜咯!”

“靓姨,孙仔爱吃的糖果,我给你留了最好的嘞!”

邻里孩童馋嘴了,他也会笑着塞几颗糖果,眼睛眯成弯弯月牙。

可那个罪恶夜,他被凶手悄然近身,麻药注入瞬间夺去反抗之力,割喉之痛让他瞪大双眼,满是惊恐与不解,鲜血汩汩漫开,浸润了他曾用心擦拭的地面,往昔的烟火暖光,化作无尽阴森寒意。

年轻的服装厂女工林晓妍,不过二十芳华,从偏远乡村奔赴香港,怀揣对都市繁华的绮梦。

在缝纫机哒哒作响的车间,她是最有活力的存在,休息时,清亮嗓音哼着家乡民谣,引得工友围坐倾听。

“晓妍,你这嗓子不去登台可惜咯!”

她红着脸摆手。

“我就唱着解解乏,等攒够钱,接爸妈来逛逛嘞!”

下班路上,厄运突降,麻药让她瘫软,随后被推下高楼,坠落之际,或许脑海还萦绕着给家人描绘城市盛景的念头,青春便戛然而止,徒留远在故乡父母肝肠寸断的哭声。

码头壮汉赵大海,身形似铁塔,靠扛货养着一家老小。

粗糙大手搬起沉重货物,脸上挂着憨实笑容,常对工友喊。

“加把劲嘞,兄弟们,卸完这船,回家喝靓汤咯!”

收工归途,河边遭遇伏击,麻药侵蚀下,他再无力挣扎,被拖入浑水溺亡,家中老迈双亲倚门盼归,幼儿在摇篮里懵懂哭闹,不知父亲已永别尘世。

警局审讯室内,气氛紧绷如拉满弦的弓,杨光耀宛如苍松挺立,面庞坚毅,剑眉紧锁,目光似能洞察人心幽微。

对面麦志鸿却歪坐椅子,二郎腿晃悠,满脸写满不羁与嚣张,嘴角一抹似有似无冷笑,活脱脱街头痞气无赖。

“麦志鸿,别揣着明白装糊涂,连环命案,你脱不了干系!”

杨光耀双手撑桌,上身前倾,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手中钢笔有节奏敲击本子,似战鼓催征。

麦志鸿眉梢一挑,怪声怪气回道。

“哟呵,杨警官,您这是认准我啦?空口无凭,可别冤枉好人呐,我一良民,每晚不过在家睡大觉,咋就和命案扯一块儿啦?”

“良民?”

杨光耀怒目而视,猛地提高音量。

“受害者死前都被注射麻药,行动受限任人宰割,这种手段专业又阴狠,你敢说你没嫌疑?案发当晚,你究竟在哪,干了什么,一五一十交代!”

麦志鸿双手一摊,嬉皮笑脸道。

“我都说了在家,难不成您还想让我编个故事哄您?您这没证据,光靠猜,可不符合规矩哟,杨大警官。”

“哼,化验结果马上就出,你那些鬼蜮伎俩,别想逃过法网,现在坦白,还能争取从轻发落。”

杨光耀紧逼不放,目光如炬灼烧对方。

麦志鸿却突然变脸,拍桌叫嚷。

“从轻发落?我本就清白,是你们警察乱抓人,到时候没查出个所以然,我还得找你们讨说法嘞!”

审讯陷入僵局,不出所料,证据暂缺,麦志鸿被放走。

杨光耀心有不甘,换衣隐于街巷盯梢,麦志鸿似有察觉,在九曲回肠的小巷左拐右绕后,突然捡起木棍,狠狠砸向自己脑袋,扯着嗓子大喊。

“救命啊,警察打人啦,要出人命咯!”

路人瞬间围拢,议论纷纷。

杨光耀上前想制止,却被人群隔开,手机随即响起,上司怒声传来。

“杨光耀,你搞什么名堂,先停职反省,别再添乱!”

归家途中,杨光耀满心愤懑与无奈,踏入家门。

妻子何佩洁忙迎上来,满脸担忧却温言劝道。

“光耀,先别气啦,洗洗手,吃饭咯,我做了你最爱吃的云吞面。”

女儿杨星遥蹦跳而来,手中扬着画纸。

“爸爸,看我画的校园操场,像不像真的呀,还有好多同学在踢球嘞!”

望着妻女,杨光耀心头阴霾稍散。

可平静未久,公园散步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