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雪中悍刀行》的价值! (1/2)

五百万港币!

这个数字,在这个年代的香港,无异于天文数字。

韦珈辉闻言,身子不禁微微前倾,显得有些激动。

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仍处于愣怔状态的陈世元!

“喂,阿元,别愣着了,你快表个态啊!”

此刻,陈世元眉头紧锁。

正与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

他不是愚钝之辈,对于自己这部倾尽心血的小说。

其价值几何,心中早就有了清晰的衡量。

前世记忆中,这部小说可是让原作者赚的盆满钵满。

而今,七八十年代的香港。

正是小说界繁花似锦、最为昌盛的时代。

想当年,古龙大师仅凭一部小说开篇。

便能轻松入账,十万稿费!

可想而知一部好的小说,它的升值潜力,可见一斑是有多大。

沉思良久,陈世元终是下定了决心。

“我愿意出售,但是在价钱上,恐怕还得再往上提一提。”

金镛闻言,心中暗赞这年轻人倒是个谈判的高手。

“阿元!五百万,已不是小数目了。你的小说,才四百多万字,算下来,每一万字差不多是1万多元!”

“对于你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而言,整个香港,恐怕除了我,无人能给出如此高价。”

陈世元听后,嘴角笑意不减,似乎对金镛的拒绝早有预料。

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温和却坚定道。

“查先生,您凭借一部部小说,创立了《明报》!”

“这足以证明,香港人对小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我的这部小说,或许在旁人眼中,只值五百万!”

“但在您这位慧眼识珠的大师面前,其价值,恐怕远不止于此。一颗普通的珠子,若置于昂贵的盒子中,也会瞬间身价倍增!”

“更何况,我这颗珠子,本就是一颗绝世玛瑙呢?”

陈世元的意图昭然若揭,这部小说若落入金镛这位大宗师之手。

其价值别说是五百万了!

那简直是如日中天,翻倍增长。

金镛未曾料到,眼前这位年轻人竟如此精明。

不仅才学出众,更兼备敏锐的商业头脑。

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即开口问道。

“那么,阿元,你认为我该出价多少,才算得上公道?”

陈世元毫不犹豫,两根手指轻轻一举,斩钉截铁。

“八百万!”

“不可能!”

金镛几乎是在瞬间给出了回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我买下你的小说,纯粹是出于爱才之心,你如此漫天要价,岂不是太过分了?”

一旁的韦珈辉见状,急忙对陈世元使眼色。

眉宇间满是焦急,像是在无声地劝诫着陈世元。

快卖啊,五百万可不是小数目!

然而,陈世元却仿佛对韦珈辉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神情自若,侃侃而谈。

“查先生!商场之上,我们只说利益,不谈感情。”

“八百万对于您这样的文学巨匠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或许连您平时珍藏的一些酒钱都及不上。”

金镛目光深邃,紧紧地盯着陈世元。

想要从他眼中窥探出真正的底线。

但陈世元的眼神却如同深不见底的潭水,让人难以捉摸。

片刻的沉默后,金镛终于开口。

“这样吧,一口价,七百万。如果你还觉得少,那我就只能放弃了。”

“一言为定!”

陈世元回答得干脆利落。

此刻,脸上终于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那份老成与稳重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兴奋与期待。

看着陈世元似乎得胜般的模样。

金镛隐约感到自己在这砍价上面,自己似乎输了一局。

不过,当两人准备签署协议时。

金镛还是出于善意,轻声提醒道。

“阿元啊,我希望你能三思而后行。毕竟,这是你心血凝聚的结晶,笔耕不缀写出来的。”

“一旦将版权转让于我,以后可别心生悔意哦。”

陈世元闻言,脸上流出一抹自信。

“查先生,要想有所收获,就必然要有所舍弃。”

“只要拿到您的资金,我就能着手投资拍摄我心中的电视剧,这才是当前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