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百家争鸣,时代正式开启 (3/4)

这一次,他是去吊唁的,他要吊唁一个人。

黄兴。

没有病床,黄兴死了。

陈度秀看着这位开创民国的元勋,陷入沉默。

他想到了自己调查之后,看到的这位中年人的一生。

黄兴,5岁启蒙,24岁入长纱湘水校经堂。

28岁被清廷大臣张之洞派遣,前往川崎留学。

29岁那一年,沙俄强占东北,他立刻组织了一批仁人志士,准备奔赴战场,但最终被朝廷阻拦,黄兴反清意识开始觉醒。

1904年,黄兴于长纱创办反清组织华兴会,起义失败逃亡川崎,次年遇到孙先生,创建同盟会。

先后数次起义失败,直到1911年,起义成功,创建民国,遭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次革命失败逃亡米国。

直到如今,享年42岁。

陈度秀没说话,脑海中的思想不断翻涌。

第一批谭嗣同等维新,开启了变革思想。

第二批孙先生和黄兴,打开了革命浪潮。

他知道,革命没有结束,革命才刚开始,该他们这一代人出场了。

这一刻,陈度秀转身,下山。

他背着手,没有书生意气,看起来似乎有些平凡。

云层厚重,没有光,一如如今的民国。

他不知道他们这一代会不会成功。

但,总该有人去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

金榜盘点还在继续。

【1916年,袁世凯遗嘱,黎元洪继任民国大总帅,任命蔡锷为蜀中督军,然蔡锷不幸染上患喉癌,11月8日,病逝川崎,留有遗嘱】

【黄兴走了,蔡锷也走了…】

画面在这一刻震撼浮现。

川崎,医院内。

治疗了许久的蔡锷身上散发着浓烈的药味,已经虚弱的不大能睁开眼。

多名好友站在病床边缘,热泪盈眶。

李大钊站在人群中,复杂的看着这位梁启超的得意门生。

从一个裁缝家,一路读书,先后加入清廷,前往川崎留学。

因为民族危机,他也开启了思想革命,主张教育,思想,体魄,武器全面发展。

后参加革命,推翻清廷,创建民国。

更在不久之前,直接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

他是继承了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维新思想,踏入第二代,革命时代的前辈。

病床上,尽管已经无力至极,蔡锷还是奋力挣扎着,想要起身看一眼如今的中华。

他颤抖的伸出手,指着大洋彼岸的家。

身边好友看到这些昔日奋不顾身参加革命的铁汉子变成如今模样,泪如雨下。

“没事了,袁世凯没称帝了,民国还在。”

蔡锷张口,喉癌让他声音嘶哑至极,可他必须要说,他知道自己就快死了。

“现在才是最混乱的。”

“我死之后,黎元洪压不住这些人,估计很快就会开启军阀割据,难道中华要重回南北朝,晋朝,五代十国吗?”

蔡锷大口喘息着,眼睛里满是不甘,攥紧的指节在发抖。

“我所带领的护国军阵亡者,出力者,民国当核实抚恤。”

“至于我。”

“给我薄葬吧,我没能出力。”

他说,他没能为这个人民之国出力。

窗外阴沉的天色,响起雷鸣。

蔡锷死了。

这一年,他34岁。

李大钊离开医院,提着行李,前往了码头。

天色晦暗,海面波涛汹涌,拼命掀起的浪潮,似乎要淹没这个时代。

李大钊直面风浪,任由惊涛掀起。

他想。

思想革命,照搬国外制度的路走过了,这条路,如今的中华,走不通。

他要回去,回国去为中华找一条新的路。

大唐。

站在武则天身后,狄仁杰等人都看着。

金榜上,画面不断变化。

狄仁杰声音有些压抑。

“这些推翻大清的人,都纷纷逝去。”

“新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是的,即便是他们,也能感受到时代的明显差别。

第一代在大清基础上维新,第二代反清建立民国。

现在,这些路都走绝了。

与此同时。

秦末。

项羽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29、百家争鸣,时代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