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来到了皇庄里巡视,皇庄的管事见崇祯帝有心事,便问崇祯帝为何事烦心。崇祯帝说道:“朕有这么大的庄园,一年却产出很有限,实在帮不上太多的忙。朕希望皇庄能多发挥些作用才好。”管事一听,崇祯帝这是希望皇庄的产出能够多提供一些银子,也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来。
正好西域送了十几只鸵鸟来,还送了几只骆驼和几匹汗血宝马。皇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同时还送来了四百个鸵鸟蛋和四百公斤骆驼奶做的奶疙瘩。皇庄管事把鸵鸟蛋里能孵化的蛋都挑了出来,共有一百四十个,又把八只雌鸵鸟喂养成抱窝的鸵鸟,然后开始分八窝孵化这一百四十个鸵鸟蛋。
对余下的二百六十只可食用的鸵鸟蛋,皇庄管事留了二百个给御膳房,剩下的六十只鸵鸟放到了皇家铺子中,拿出十只来标注了一只卖十万两银两。因为个大,又重,同时太医又说了此蛋为沙漠中特有的大鸟所产,数量很少,又极有营养,因此很珍贵。京城中的权贵富贾们纷纷抢购,结果一只鸵鸟蛋卖到了一百万两银两,十只鸵鸟蛋限一人购一只,卖了一千万两银两。许多没有买到的都表示可以预订,皇庄管事表示每人最多只能预订四只,最多只订一百人份,交货期为期四年。结果很多人托各种人情前来预订,管事先后找了一百个人来登记预订,总共有一万人登记预订了(预订四个的优先登记),共预订了四万只鸵鸟蛋,一下子收回四百亿银两。崇祯帝收到这四百亿银两的银票时心里乐得直合不拢嘴。
一个月后皇庄管事拿出了四十只鸵鸟蛋,说先是发给十个人,但对朝廷有贡献的会被优先考虑。于是这一万个预订了鸵鸟蛋的人家争相做起好事,只是谁也不肯透露自己是订了鸵鸟蛋的人。一时之间好人好事多了起来,百姓们都感慨现在的有钱人咋都这么好呢。三个月后贡献最大的十个人被选了出来,所做之事也被一一地公布,众人都是心服口服。这样每过三个月皇庄管事拿出四十只鸵鸟蛋来进行评选。好人好事一时络绎不绝。
二年后,皇庄里的鸵鸟有一千多只(能产蛋的约三百多只,除了雄鸵鸟还有不到产蛋年龄的),每月的产蛋量达到了二千多只,此时发放的鸵鸟蛋为三百二十只,只发给了八十个人。此后皇庄管事宣布将不定期发放鸵鸟蛋,并希望大家继续为朝廷多做贡献。此后每月发二千只鸵鸟蛋给五百个人,并不再公布名单。三年后,鸵鸟有二千多只(大多到了产蛋年龄),月产蛋一万多只。仍每个月发二千只,发给五百个人。八个月就全部发完了。四万只鸵鸟蛋全部发完了,期间其他的鸵鸟蛋都给了御膳房和部队使用。
为了感谢这万名预订者,崇祯帝组织了一百个海船商队,每队一百个名额,分批次地进行海外贸易,让他们得以去到海外展开新的生意。
一年多后,鸵鸟达到了三万只,每天的鸵鸟蛋的产量达到两万多只。皇家铺子开始卖鸵鸟蛋,每天一万只,一只卖一百两银两,每天都早早全部卖完。之前预订过的人可以优先购买。其余在提供给御膳房和部队后开始向皇家的酒楼进行不限量供应。
总之,崇祯帝终于不必再为银两而烦心了。
崇祯帝不再烦心可以用钱去解决的问题。但对朝堂之事又不由烦心起来。崇祯帝来到了皇后的寝宫,与皇后一起坐着喝茶。皇后见崇祯帝很烦心,便问他正在为什么心事而烦闷。崇祯帝却说道:“后宫人多事多,皇后可有什么烦心的?”皇后听了说道:“不是向皇上抱怨,后宫之事不仅仅是人多事多,而是人精多会作的多。要是认真管,他们精起来,作起来就更认真,更起劲。”崇祯帝听了皇后的抱怨不由地笑着问道:“那皇后如何处理的呢?”皇后也笑着回道:“我能怎么管理呢?我就不管理。”崇祯帝听了有些不解问道:“为什么呢?”皇后说道:“我让她们自行管理,自己去想办法,自己实在解决不了了再来找我。”崇祯帝仍是十分不解地看着皇后。皇后继续说道:“我不能改变她们,我的干预只能拖延或隐藏问题,但她们互相之间会改变对方,让她们学乖的不是我,而是她们自己。因为她们个个都经验丰富,办法多多,而且只会听她们娘家的话,并不会因为我说什么就改成什么。”崇祯帝听了不太赞同地说道:“皇后统领后宫乃是本份,如何能什么都不管呢?”皇后听了对崇祯帝说道:“对有自己想法的人说教或威慑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当然该说教还是得说教,这是臣妾的职责所在。但当她们自行其事受了教训(这大概率是难免的),跑来要臣妾主持公道时,臣妾所说她们才听的进,也才会希望被公平对待。这时说教和管束才能真正地起作用。”崇祯帝听了之后似有所感触。皇后又继续说道:“一个人要管一群人,一个一个地管那只能被她们一个个整天没事找三分的消耗精力。等她们需要公平愿意被公平对待时,公平才是管理她们的良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精力则是旺盛的,管不愿听教的人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消耗自己的精力。对于底子正又愿意听教的人说说管管于情于理才说得过去。”崇祯帝看着皇后好暇以整的悠闲模样不知是该说她呢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