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破局盛眷耀宫闱 (1/2)

月光在青石板上流淌成银色的溪流,朱氏提着宫灯的手指微微发白。

顾氏的剑锋扫过墙角蛛网,在斑驳墙面上映出一道寒光。

龙涎香的气味到这里就断了。朱氏俯身捡起半片枯叶,指尖在叶脉凸起处轻轻摩挲,那日擒获的奸细身上,也沾着这种产自南疆的香料。

顾氏突然按住她肩膀,两人同时屏住呼吸。

夜风掠过琉璃瓦的缝隙,传来细微的金属碰撞声。

朱氏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飞檐下铜铃的阴影里缠着半截银丝,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

是淬毒的机关。顾氏剑鞘轻挑,银丝应声而断,暗处立即响起机括转动的咔嗒声。

三支弩箭破空而来,他旋身将朱氏护在怀中,剑光如游龙般绞碎箭矢,钉入廊柱的箭尾还在嗡嗡震颤。

朱氏忽然抓住他手腕:西北角的柏树——枝桠折断的方向不对。她提起裙摆快步穿过荒草丛,绣鞋踢开碎石,露出底下新鲜的泥土。

顾氏的剑尖插入地面三寸,挑开松动的青砖,暗道入口赫然在目。

黑暗中传来衣袂翻飞的声响,顾氏揽住朱氏的腰纵身跃下。

地底潮湿的霉味里混着血腥气,朱氏的宫灯照见墙上飞溅的墨迹,是南疆文字书写的密信残片。

她正要细看,头顶突然传来砖石移动的轰鸣。

小心!顾氏抱着她滚向角落,整面墙壁轰然倒塌。

烟尘中寒光乍现,神秘人蒙面的黑巾被剑气掀开一角,露出眼角狰狞的刀疤。

顾氏的剑锋追着他咽喉要害,却在即将刺中的瞬间被铁链缠住——那人竟将锁链藏在袖中,末端系着淬毒的弯钩。

朱氏突然扬手抛出香囊,南疆特制的迷魂散在空中炸开。

神秘人动作一滞,顾氏趁机挑飞弯钩,剑柄重重击在他膻中穴上。

蒙面人喷出一口鲜血,袖中暗镖却直取朱氏面门。

当的一声,顾氏用剑鞘格开暗镖,虎口震得发麻。

朱氏已扯下那人腰间玉牌,借着宫灯细看:双头蛇纹...果然是南疆王庭的死士。她忽然贴近顾氏耳畔,方才他故意露出破绽,是想引我们去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二十名金吾卫举着火把涌来,为首的陈大人看到地上昏迷的神秘人,瞳孔猛地收缩。

朱氏将玉牌递过去时,指尖不着痕迹地抹过内侧刻痕——那里藏着半枚凤纹,与李贵妃钗环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三更鼓响时,皇帝看着呈上的证物,掌心玉扳指几乎捏碎。

朱氏跪在阶下,将密信上的药粉痕迹与李贵妃安神汤的成分娓娓道来。

当说到西域曼陀罗混着鹤顶红时,老丞相手中的笏板啪嗒落地。

好个一石二鸟。皇帝突然轻笑,目光扫过瑟瑟发抖的宫人,既要毒杀朕,又要嫁祸朱氏。他起身时龙袍扫落茶盏,碎瓷片溅到朱氏裙角,传旨!

冷宫所有宫人押送诏狱,着顾卿率禁军彻查六宫。

朱氏谢恩抬头时,正撞上皇帝深不见底的目光。

那眼神像打量一件新得的瓷器,带着三分赞赏七分算计。

她扶着顾氏的手起身时,察觉他掌心有未愈的剑伤,结痂处还沾着地道的青苔。

宫灯渐次亮起,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朱墙上,恍若纠缠的并蒂莲。

朱氏望着回廊尽头飘动的明黄帷帐,忽然想起那日顾氏教她认星宿时说的话——紫微垣最亮的那颗星,周围永远围绕着杀机四伏的暗云。

金丝楠木案几上,八宝攒盒盛着的夜明珠映得朱氏眉间花钿流光溢彩。

皇帝执起青玉笔,在明黄绢帛上落下朱批时,鎏金护甲划过她捧着的砚台,发出细微的铮鸣。

擢升尚宫局正五品司珍。老太监拖着长调宣旨,眼角余光扫过朱氏云锦宫装上新绣的孔雀翎纹。

当十六名宫人捧着珊瑚树、东珠帘鱼贯而入时,檐角铜铃忽被秋风吹得急响,朱氏却连睫毛都不曾颤动分毫。

顾氏按剑立于丹陛之下,看着那抹窈窕身影在晨光里渐行渐近。

她走过他身侧时,绛红披帛拂过玄铁剑鞘,暗纹恰是前夜他教她辨认的二十八宿图。

陛下圣明。朱氏在阶前盈盈下拜,广袖垂落露出腕间新赐的鎏金跳脱。

当听到要将李贵妃旧仆尽数杖毙时,她忽然抬首:臣女斗胆,求陛下赦免那些被蛊惑的可怜人。

紫宸殿倏然寂静,陈大人握笏板的手青筋凸起。

朱氏膝行两步,从袖中取出泛黄的卖身契:这是臣女在浣衣局找到的,他们多是因水患被卖的孤儿。她声音恰到好处地哽咽,若陛下开恩,臣女愿以三年俸禄助他们重建故里。

皇帝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