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章 东岭 (1/2)

关羽抬头看着远处高耸的城楼关隘,凤目所及之处,皆是层层甲士。

虽然有天子手谕,但离了许都,一路上都是曹操将领把守的关隘,若是守将在曹操的授意下翻脸无情,倒也难办。

“东岭关,孔秀。”

关羽让身后车队先于远处歇息,自己策动赤兔,谨慎向关隘行去。

来到关前,关羽勒马站定,沉气大喝道。

“楼上将士听令!吾乃关羽,持天子手谕通关,尔等速速降桥放行!”

关羽声如洪钟,直入云霄。城楼上的将士不敢怠慢,急忙通报东岭关太守孔秀。

孔秀此人乃是孔融的族弟,颇有孔融多才爱民之风,在当地百姓中亦得些许名声。当下听得名震天下的关羽到来,急忙一溜小跑来到关上,下令放桥让行。

孔秀自己又整了整衣冠,带领关内众人出关迎接,远远看到骑在赤兔马上威风凛凛,如天神般的关羽,不禁向众人赞叹道。

“关将军真乃神人也!你我今日有幸得以结交将军,万不可触怒于他!”

孔秀身边众人连连称是,一并来到关羽跟前,孔秀下马行礼。

“鄙人东岭关太守孔秀,今日得见将军,万分有幸,请将军和随行入关,我已命人在寒舍摆下酒宴,望将军光临!”

关羽见得孔秀姿态和蔼,态度亲热。孔氏一族又是名门望族,想来不会做出阴损之事,心中疑虑稍减,亦下了赤兔马,抱拳回礼。

“承蒙太守恩情,只是关某要事在身,还望太守以大局为重,让我等速速通关。”

孔秀笑答道。“这是当然,请将军入关!”言毕翻身上马,亲自为关羽领路。

关羽招呼车队,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地进到东岭关内,关内百姓何曾见过这等阵仗,纷纷在路旁围观,等得知来人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关羽时,百姓们兴高采烈,不时传来喝彩声。

“关将军您看,东岭关今日难得迎来您这么一位英雄,无论是将士还是百姓都非常高兴。将军不如多待段时日如何?”

关羽在许都为防生事,素来深居简出,未曾想到自己的故事已脍炙人口,被如此多人争相传说,从而奠立了牢不可破的必胜神话。

这让原本沉着冷静的关羽也不禁怦然心动,若是刘关张三兄弟都能有如此威望,即使对上曹操、袁绍这些枭雄又有何惧?

待关羽一行人马用了膳食,喂饱了战马后,孔秀真挚地道。

“关将军,并非我故意阻拦将军办事。今日天色已晚,出关后的道路山高林密,非常难走。特别是前方的卧牛山,最近又新来一伙流寇,据说是黄巾余孽。关将军虽然神勇,但我看随行家仆多是老弱之辈,还有两位夫人在侧。若贸然出关,必定是冒险之举。不如让鄙人略尽地主之谊,待明日再行出关,届时我派兵马与将军同行,便不惧那流寇骚扰!”

关羽听了孔秀此言,亦觉诚挚合理,思索一番后回道。

“既然如此,那就叨扰孔太守了!”

孔秀大喜道:“关将军,请随我来!”

两人来到孔秀府上,关中将领、名士皆早已在此等候。宴过三巡,关羽早听厌了恭维阿谀之词,正打算告辞离席之时,孔秀突然借敬酒之机,俯身到关羽耳边道。

“关将军请随我到后室一谈。”

关羽心下一惊,虽觉蹊跷,但碍于情面也不好相拒,只得跟随孔秀来到后室。

孔秀招呼关羽席地而坐,直接道。

“关将军此行是为了投奔刘皇叔吧?”

“吾兄长待我恩重如山,昔日我与曹丞相约定,若有兄长消息,虽千里亦去寻也!”

“实不相瞒,在关将军来到之前,我已收到丞相府密信,要我想尽办法拖住关将军行程。如今看来,曹丞相那边并不想让关将军离开,看来关将军这一路上,恐怕不会平静。”

关羽面沉似水,冷道。

“既是如此,太守何须对关某明言?只要太守想办法多留关某几日,便是大功一件。”

“因为我乃汉臣,而非曹臣!”孔秀眼中精光一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一己之私而罔顾汉室安危。现如今董承已死,汉室再无依靠,唯有刘皇叔可救天子,今日助你,便是助皇叔救天子!”

关羽得听此言,心中略感暖意,问道:“太守如何助我?”

“我素来交游广阔,每当有朋友来访,我必挽留个三五日。但将军不同常人,今夜我以将军之名将关内众人召来设宴,就是要让关内的斥候认为,今夜将军仍在关内,难以料到将军会连夜出关。”

孔秀取出一封书信交予关羽,嘱咐道。

“此信是我亲手所写,加盖太守印章。将军执此信从后门离去,与随从扮作过路商人速速出关。我会对外宣布将军已然鼾醉,不见外人,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