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好像是你吧 (1/1)

十月已过,渐入深秋,校园花草树木已悄然换上了秋天的皮肤;只有桂花园旁那条小路两旁的松树还依然坚挺的保持着青绿色。桂花园的桂花这时也基本消失了,留下的只有曾经拖住过花瓣的蒂。

早起早读已变成需要毅力才能做到的事了,匆匆刷个牙洗个脸,披上件厚外套就直冲教室。早饭是在早读后的,所以这时候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在吼叫。同桌家距离学校不远,算是城里人,所以他是走读生,不住校;每次为了在下早读后第一时间能吃到早餐,他都是提前带好,所以做他的同桌必须忍住早读时各种早餐香味窜入鼻腔的刺激然后还能依然保持高亢的嗓音读出需要背诵的知识点。更有甚者是他在期中考试上榜后早餐的香味变得更加让人如痴如醉,可能他父母觉得是时候投入更大的资本来培养他了吧。

“庚哥,一会早读下课后别吃早餐哈,你看我今天带的实在太多,吃不完啊,你分点”,不过同桌总是这么热情好客,我也不能总是拒之不理,那样显得过于客气;所以一起分享他的早餐便成了那段时间里对早餐的所有美好回忆了。

“诶,你说上次放榜你看到那个女孩的名字了?”同桌一遍咀嚼着他的早餐一边问我;“我要是看到了那就不用去像特务一样一个一个去排查了”我咀嚼着他的早餐回答道;“哦,你是说只听到一个同音字的名字是吧,那也有点大海捞针了,现在呢,捞的怎么样了”,“我这人社恐,总觉得拿着名单在各个班级门口喊人是否有点尴尬?”,“再说我把人喊出来怎么答呢?总不能说我想看看你长啥样吧,这样未免太不把教导主任放在眼里了?”,“所以你现在是怎么把教导主任放在眼里的?”,“我就只能悄悄打听,比如十三班这个我就排除了,我那天就趁下午下课没啥人,跑到十三班门口,然后找到他们班靠近后门座位的同学问了问这个叫‘廖锦溪’的是哪个”,“那个同学指给你看了?”,“没,他说你找他干嘛?”,我说不干嘛,就想认识认识,上次看她上榜了,还是前一百名,来请教请教学习问题,交流交流学习心得。然后他说可以呀,然后就突然站起来激动的握住我的手说“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你好,我就是‘廖锦溪’,欢迎加入我成立的学习兴趣小组”。听到这同桌已然笑出猪叫声,还好我身手敏捷,躲过了从他口中喷出的早餐。

是啊,我当时也一脸懵逼,站起来一米八的大汉怎么能叫‘廖锦溪’,爸妈取名字都这么随意了嘛?所以我当场排除了她,哦不对,是他。

“慢慢捞针路,路远且长啊你小子,希望你能赶在高三毕业前找到她吧,毕竟没多久就要寒假了,下学期就要文理分科了,咱们的同桌时光还能继续前缘么?”“同桌说的是啊,高一上学期已过半,下学期面临文理分科,分科意味着分班,分班意味着分离,分离意味着早餐没得吃了”,“你小子和我同桌不会只惦记着早餐吧”,“当然不是,同窗的友谊岂能忘怀?”我笑着回答道。

目前来看我是想读理科的,从上次期中考试来看,理科成绩险胜,再说作为一所以理科见长的重点高中,选理科才是正确的,而且个人从内心讲男生读理科应该理所应当吧,老师虽然还没具体讲文理科区别,但是据我了解以后高考填报志愿理科的选择专业范围可是太广了,相反看看文科就不太行了。所以没啥悬念的话应该读理科是我的选择了。就是不知道她是读文读理了,如果选择不同,那可以预见的是以后碰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算是一个小小的纠结点吧,不过距离文理分科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或许我能在这两个月时间内找到她呢。

晚自习后大家已然没有在校园逗留散步的习惯了,毕竟秋意渐浓,昼夜温差较大了;晚上的风刮起来也是让人格外觉得寒冷。同桌晚自习后就匆忙回家了,我叮嘱道明天的早餐能不能少放点辣,他道“有的吃你还挑,明天没得早餐吃,你请我”,好吧,看来他爸妈又出差了。

收拾收拾习题课本我也准备回宿舍了,这边晚自习后半个小时也要熄灯了,等着被门卫大爷赶也不太好,一出教室门一阵寒风灌入袖口,真是凉啊,早上出门太急,忘记穿厚点,这下让我回宿舍的路更加雪上加霜了,无奈只能一路狂奔了。我们教室门口出门右转就是上楼的楼梯间,匆忙间从楼上下楼的同学身边飒过,可能是速度太快,感觉不小心碰到了正在下楼的同学,没来及停下只在瞬间习惯性的说了声“对不起对不起,不好意思”,下楼到门口依稀听见楼上同学说了声“没关系”,当我缓过神来再次折返,同学已骑着自行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了。

该遇到的人总会遇到,就算不是注定也有概率;但是遇到只是开始,往后的期待再次相遇却让人绞尽脑汁,当在某个不经意间突然发生的相遇,却在折返后不见,只能从脑海中翻卷出过往的记忆进行比对,一帧一帧的回放,以让自己确认刚刚的相逢正是自己期待的那个人,好像是你吧!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