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东方微微泛白时,一夜辗转难眠的小山已经飞进厚厚的云雾,他想再飞入云雾里去看看那时的自己。
竹篱做的院落上爬满绿藤,绿藤上浮着朵朵白色的花,清雅可爱;一位年轻人在竹篱小院里正忙碌着,小山仔细看着年轻人的脸以为是父亲,再仔细看时发现不是父亲而是年轻时的爷爷。年轻时的爷爷有着挺拔的身躯和宽厚的肩膀,小山见他不知疲倦地将一桶一桶的水从水塘边挑到小院;小院里种了各种菜和一些花花草草,爷爷认真地给它们浇水,施肥。这时候竹篱外来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轻轻敲着竹篱边上的小木门,用苍老沙哑的声音说:“年轻人,请给我一碗水喝,好吗?”
爷爷放下手中的活儿,站起身来看向正在敲竹篱院门的老婆婆,然后和气地说:“老人家,您等等,我现在进屋去给您倒碗茶来。”
少顷,爷爷端着一碗茶水出来,他打开小木门,请老婆婆进屋喝水,老婆婆却摆摆手表示不愿进屋,她接过爷爷手中的茶水,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
老婆婆将空茶碗还给爷爷,爷爷接过那只空茶碗,便问她:“需要再添一碗吗?”
老婆婆摇摇头,神情略显倦怠,疲乏地说:“一碗够了,明朝又能活力满满,开出满枝头的鲜花来。“
小山的爷爷没有细想老婆婆的话,便热情地说:“老婆婆,您赶了很远的路吧?请您进屋歇息,小坐一下,就没那么疲倦了。“
老婆婆摆摆手,说:”不了,我就住这旁边,只因没有下雨,很多天没有喝水,才来向你讨碗水喝。“
正值年轻的爷爷笑着说:”老婆婆,你真会讲笑话,这座山就住我一户人家,你若是真住在附近,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老婆婆指着竹篱上的绿藤白花,说:“我就是那株藤蔓,你每日浇水总忘了给我也浇一点。这不,我才亲自来向你讨水喝。“
爷爷愕然,随即又淡然,他说:”您这老人家,看您赶路辛苦,请您进屋歇息一下,您却打趣我。“说完便转身回屋。
老婆婆站在竹篱外,看着爷爷的背影说:”你不相信我就是那株绿藤白花,是因为我看上去很老吗?“
爷爷不理老婆婆在说什么,头也不回的进了屋,他还有点气愤地自言自语:”您都老成这样了,硬说自己是株绿藤白花的仙子,想诓我呀!就算是,那也应该是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怎么会是满脸褶皱的老婆婆呢?说谎也要编得像样点嘛!“
“罢了,罢了,你这小院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绿藤白花。“老婆婆迈着蹒跚步子离开了爷爷的竹篱小院。
爷爷完全不在意身后老婆婆说的话,他认为是老婆婆故意打趣他。等他从屋里回来时,竹篱上刚刚还长得正茂盛的绿藤白花,不知为何突然全部枯萎了,蔫巴巴地搭在竹篱墙上。爷爷追出去想找刚才的老婆婆理论,却找不到老婆婆的踪影。爷爷气馁地回到小院里,愤愤然地嘟喃着:“说您不像花,居然把我的花给拔了。你这老人家,真是够小家子器的。“
小山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已经认出来了,刚刚讨水喝的老婆婆不是别人,正是孤妈婆。她穿着朴素,看上去和普通人家的老婆婆没什么区别,与在甬道里见到的清雅端庄的孤妈婆是完全不一样的。刚刚见到的婆婆佝偻衰老,而甬道里见到的孤妈婆高雅精致,仙气环绕。若不是面相长得一样,小山很难将刚刚的老婆婆与孤妈婆联想在一起。
小山返回树洞的家中,见八婆奶奶正好坐在门口的木阶上做针线活。小山走过去挨着她在一旁坐下,八婆放下手中的针线,看着小山,关切地问:“孩子,怎么啦?有心事?“
小山闷闷然,说:”八婆奶奶,您会想念七婶吗?“
八婆平和地说:”会的,但我相信她现在是以不同的形态在陪伴着我,从未离开;只要心里没忘记,她就一直在我身边。“
这时候美果跑过来将一盆坚果仁放在木台阶上,姐姐美栗则跑过来抓了一把坚果仁放进兜里,随后就爬到树顶,坐在树梢上看风景,吃果仁。妹妹美果则走过来安静地挨着八婆坐下,拿起一粒果仁放在八婆嘴里,嘻嘻笑着说:“吃一粒快乐果,就会很快乐。”说完就把装有果仁的小盆子递向小山,小山拿了一粒果仁放在嘴中,便问美果:“阿尤女呢?怎么没有看见她?”
美果吃着果仁,慢悠悠地说:“阿尤女君她采花去了,她喜欢那棵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树。“
八婆低着头忙着手里的针线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阿尤女这孩子,我是知道的,心里有事就会这样,她采的花呀,有时能堆满一屋子;那时候在水尤宫,孤妈婆会责罚她,因为她将水尤宫的花都采了,让我们这些采蜜精灵们无花可采。呵呵,这孩子,我是知道的。“八婆指着门前的木台阶说:“你看,这里那里都被她清扫干净,她还将桌上的花瓶换了新水插上了新鲜的花。“
坐在一旁的美果说:”女君是想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