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民用企业能造出这玩意?? (1/2)

“材料研究所那边的最新渗碳复合钢,试制有结果了吗?”

王丰年也是知道,在这吹胡子瞪眼没什么用。

最后还是得找解决办法。

如果研究所那边进度有突破,那他们还能努努力。

不至于现在干瞪眼。

“主任,研究所那边上次试制失败还不到三个月,原因还是因为工艺和化学试剂和在高温高压下性质不稳定,最近的一个周期还在改善工艺,估计短时间是难出结果了。”

刘昌明说道。

“唉……”

这话一出。

王丰年只剩叹气了。

材料上没有取得突破,那他们是真的束手无策了。

特种钢材虽然不像航空碳纤维那样,研发难度很高很复杂,但毕竟也是多年很成熟的产业链了。

也不是说突破就突破的项目,再说国内高层对此的重视程度也没那么高,只要进度一停滞,多失败几次打击到信心,拨下来研发经费也就一年比一年少。

“要不然……就把漂亮国那研发实验室搬过来,给我弄点贫铀合金玩玩。”

“咱们的装甲强度和技术,还能再上一层楼。”

王丰年念叨道。

贫铀是核燃料制程中的的副产物,原本是核废料,但没想到漂亮国将其进行研发再利用,所制造成的贫铀合金制成网状结构,嵌入钢质基体内做成装甲块,然后嵌入坦克外壳,最后就演变为贫铀装甲。

从技术和实战证明,贫铀装甲几乎是世界上防弹能力最强的复合装甲。

同类的贫铀弹也是由此诞生,穿透性与强度韧性高于钨合金弹芯。

而漂亮国对此项技术高度保密。

国内目前对于贫铀合金的冶炼、热处理和装甲块的制造,也还处于摸索阶段,这项技术的研发难度不比航空碳纤维低。

“主任,您又说笑了。”

刘昌明哭笑不得道。

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事情,但不得不说,漂亮国总能在新兴材料这块取得领先和垄断。

这些都是先发优势。

国内能追赶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易了。

每一步都是老一辈的血汗与心血。

而他们这一代,也是承上启下,需要勇猛精进的一代,才能将这种追赶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对了……主任,我有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刘昌明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有话你就问呗。”

王丰年抬抬头,奇怪的瞅了他一眼。

心想自己这个学生,啥时候问个话都这么犹犹豫豫了。

“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国内的企业能造出堪比外装甲层的特种钢??”

刘昌明不禁吞了吞口水。

也不知道自己是为啥,居然问出这么离谱的问题。

这都来源于他看的网上一个视频。

他隐隐觉得有这种可能,但又觉得太荒谬。

“嗯?国内生产的特种钢……”

王丰年愣了一下,然后竟然也是思考了一下。

“如果是高精尖产业链的话,应该是有可能吧……”

“但最多也只是接近,想要超越,应当是不可能。”

王丰年说道。

国内的产业链到现在如此的发达,并且也是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链,其内卷程度可不是说说而已。

有些普通企业造的钢材和产品,拿到中小国家去,都能充当军用。

前段时间不就有那新闻,一家华夏企业生产的煤气罐,居然被小国采购,爆改成火箭弹,关键效果还好。

因为他们华夏所生产的钢材,质量实在太好!!

很多人看了,都直接哄笑!

这绝对是一则现实魔幻笑话。

王丰年看到这篇报道,则是看到小国没有工业实力的心酸。

当初华夏可就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

现在华夏的完整工业链,能搞出一些接近军工品质的东西,很正常。

毕竟工业链这东西嘛,本来就一脉相承。

有些民用企业,偶尔还能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呢。

但你想超越真正军工部门内部研发的东西,那概率很小。

每年那么多院士和高精尖技术人才,砸进去的大量经费的投入可不是说笑。

“你先说说,你小子难不成是有什么新发现……突然问这个问题?”

王丰年略带好奇问道。

“主任,您来看看,就这个视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