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矮胖尺寸的火箭,在国内外都非常少见。
【新书不易,请各位添加收藏,给些鲜花,评价票什么的鼓励一下,感谢支持!】
赵东:“这、这火箭能行吗?”
唐宇洋看了赵东一眼,说:“当然没问题。”
其实唐宇洋说这话心里也没底,毕竟他还没有发射过。
不过既然是系统出来的东西,想必是没问题的。
高长明和吕博学不约而同地来到落地窗前,贴着玻璃看着外面的火箭,惊叹之余,还小声讨论着。
高长明:“这箭体的设计太独特了。”
吕博学皱起了眉头:“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像咱们的设计……”
高长明:“或许这家私营企业有自己的想法。”
这时,唐宇洋上前两步,便开始介绍了起来。
唐宇洋:“这是我们新研发的标准型火箭,可以将卫星和货运飞船发送到地球轨道,包括空间站所在的暖层。”
无论是夏国空间站,还是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都在340千米左右,被称为暖层。
唐宇洋:“我们现有的货运飞船上行和下行载重量都可以达到15吨。”
其他几人一听,都瞪大了眼睛。
赵东大声质疑:“15吨!怎么可能呢!”
唐宇洋:“我们确实做到了。”
高长明和吕博学同时扭头看了看火箭。
如果按照火箭的粗壮程度……
确实可以容纳直径很大的飞船。
但是15吨的载重量,就算燃料够用,发动机得多强劲才能办到啊!
吕博学:“高总工,你觉得能做到吗?”
高长明:“如果是一次性的火箭箭体,理论上可以做到,但是成功率无法保证啊……”
就在这时,只听唐宇洋又说:“我们的火箭是可回收类型的。”
包括高长明在内,其他几人的眼睛瞪得更大了,都张大了嘴巴。
现在可以回收的火箭倒也已经有了,只有一家,克拉克的白头鹰9号,其它就没有了。
可回收技术并不复杂,但是也需要极长的开发时间,以及千百次的实验,需要的资金是海量的,哪能想到唐宇洋这里居然会有。
吕博学看了唐宇洋一眼,显然不太相信:“你确定这火箭不是理论上可以回收吗?”
唐宇洋应道:“我确定。”
赵东:“你有没有做过发射试验?不会是空想出来的吧!?”
唐宇洋淡淡地说:“我们既然敢把火箭放在发射台上,那就做好了准备。”
赵东:“噢?那你们做了多少次发射实验?”
唐宇洋:“这是商业机密,无可奉告。”
赵东一时语塞。
王凌雪问:“你们的火箭,可以马上发射?”
唐宇洋应道:“准备时间需要两个小时。”
高长明和吕博学对望了一眼,都可以看到对方眼神中的惊讶之色。
两个小时就可以发射!?
除非唐宇洋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否则不可能这么快。
吕博学小声说:“高总工,我还是觉得不靠谱。”
高长明沉吟了一下,刚要说话,一阵音乐声响起,是王凌雪的手机铃声响了。
王凌雪马上接了起来。
王凌雪:“好的,刘哥,我马上就让高总工接。”
应该是阿麦利卡、瑞沙和欧罗洲的航天局的回复收到了。
高长明接过手机,听了几句后,便皱起了眉头。
很明显,并没有什么好消息。
高长明:“嗯,知道了,就这样吧。”
高长明说完,便把手机递还给了王凌雪。
吕博学忍不住问:“高总工,怎么样?他们说什么?”
高长明摇了摇头:“没有明确的表示,等于是拒绝了。”
吕博学点了点头,其实结果早就猜到了,也并不意外。
这时,唐宇洋说道:“高总工,时间应该很紧了,我不希望国家空间站出什么问题。”
高长明看了看唐宇洋,问:“唐先生,你这边的货运飞船的接口,和空间站的不相匹配……”
唐宇洋:“这个我们已经考虑到了,货运飞船的接口是自适应的,绝对不会有问题。”
众人面面相觑,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所谓的空间对接自适应接口,目前各国都在开发中,还没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唐宇洋这边都已经装配了?
怎么可能呢?
唐宇洋:“高总工,时间不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