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2章 假中找真 (2/3)

三位弟子分别是:唐寅(唐伯虎),文徵明(文征明),祝允明(祝枝山)。

这三人以江南四大才子的名号在各种明代古装影视剧中频繁出现,可说是家喻户晓。

沈愈将手在裤子上擦了擦,又从兜里取出一只纯棉质的白手套,戴好后才稍稍展开了一点画纸。

这次“白石翁”的印章更为清晰起来。

“没错,从笔法到印章大小,都与沈周其它真迹上见到的一样。

“沈愈啊沈愈,这次你怕是真的捡到大漏了。”

对于沈周这位本家,沈愈是再了解不过了。

他打小随祖父学画,沈周的名作不知道临摹过多少。

沈周,实打实的明画第一人。

他开创的吴门画派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博采众家之长,总览唐、宋、元三朝山水名家之精髓,直接为明清绘画奠定了磐石般的基础。

并且沈周为人忠厚孝顺,淡泊名利,在人品上无可指摘,所以这位老先生在整个明朝都属于无可争议,人人敬仰的“顶流巨星”。

所有的明代书画名家包括唐寅、文徵明、祝枝山,仇英、陈淳、徐渭、张宏、董其昌,陈洪绶等等都得老老实实的排在他老人家的后面。

直白的讲,沈周的画在古玩市场上就是钱,很多的钱,无数的钱。

呼……

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沈愈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将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

“你好,你能不能动一下,我想看看这幅画呢。”就在沈愈刚要将画展开时,一个悦耳的女声突然在他耳边响了起来。

沈愈闻声转头望去,只见身侧一米开外伫立着一位身着浅蓝色职场装的女子,其美貌令人眼前一亮。

身材圆润与高挑兼具,并且整个人透着一种成熟美。

脸上稍稍化了一层淡妆,使其本来就白皙的肤色愈发显得细腻而光滑。得体的衣着搭配黑色亮面高跟鞋,让她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妩媚动人的高雅气质。

此刻的她抿着唇瓣,正用一双水汪汪的妙目看着沈愈。

艳而不妖,媚而不俗,实打实的大美女一个。

沈愈纳闷的问:“你在跟我说话?”

女人用纤纤玉手指着《踏歌图》摹本,笑着重复了一句:“是啊,你能动一下吗?我想看看这幅画,你挡着我,我没办法看的。”

说罢,她一双美目再次紧紧盯着沈愈,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好似想要在沈愈嘴中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

可惜让她失望了,沈愈眉头微皱,毫不犹豫地摇摇头,然后吐出两个字:“不能!”

“额,为什么啊?”女人抿了抿嘴,虽然依然在笑,可那笑容明显变得有些僵硬,眼神中也透露出尴尬和不解。

沈愈心中奇道:“这是古董街,不是菜市场买白菜,岂能说让就让?这么简单的道理还需要问?”

市场上,沈周随便一幅疑作都是几百万的价格。

流传有序可以确定为真迹的往往是上千万。

拍出四五千万的也有不少。

其中的精品名作更是可以拍出九位数的天价,比如《松窗高士》立轴图最终以1.52亿元落锤。

另外一幅《送行手卷》也以1.48亿的价格成交。

这幅《踏歌图》摹本纵是无名之辈临摹后再请沈周题诗盖章,至少也是七位数的大漏。

若真是运气爆棚碰到了沈周亲手绘制的摹本,价值千万也说不定。

沈愈最烦这种自诩长得漂亮就要求别人怎样怎样的人,我又不认识你,凭什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小影,人家这位小友说得对,他先来的,就得人家先看,难道你连先来后到的道理都不懂了吗?

“小伙子,老头子我也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你怀中这幅画是一张古人真迹?提醒你一句,这很可能是一幅摹本。”

斥责美貌女子,并对沈愈出声询问的是一位精神矍铄,气度不凡的长须老者。

他年纪在七十岁上下,个头不算很高,穿着也很普通,就是普通的汗衫搭配布鞋,但老者站在摊子前却好似有种山岳般的沉稳。

看两人的长相,很可能是孙女与祖父的关系。

面对老人,沈愈自然不能蹲着说话了,他恭敬地说道:“不瞒您老,晚辈对于这张画的真伪并无看重,因为晚辈志不在捡漏发财。

“而且于我而言,一件艺术品的价值与其存在的时间长短并无太大关联。

“即便这幅画是昨日所作,只要它能契合我的心意,那我便会心生喜爱,甚至会不惜高价将其购下收藏。”

“哦?”听闻沈愈这番言论,老人显然有些诧异,他微微眯起眼睛,再度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番沈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