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r/>
这哪里是什么田黄石?分明是用黄寿山石冒充的。
为了印证心中猜测,沈愈默念一声“鉴宝”,用双目观察印章是否有宝光浮现。
结果空空如也。
这印章虽是赝品,但其造假手法却颇为高超。
若沈愈所猜无误,这是一种自古代流传下来的精妙造假技法。
相较于现代的化学染色,成本要高出许多。
大致流程是先选取色泽最接近田黄石的黄色寿山石,等选石完毕后,马上将这些石头置于杏干水中长时间浸泡。
一个月后,待感觉火候差不多时,马上以猛火熬煮。
熬煮至一定时间,待时机成熟,迅速捞出沥干,再用大火烤制其表面,最后用藤黄反复擦拭石头表面,直至颜色渗入石皮内部,方算大功告成。
至此,除非真正的赏石大家前来鉴定,普通藏家已是极难辨别真伪。
但即便再难分辨,假的终究是假的,总归有漏洞可寻,起码有两个漏洞无法遮掩。
其一,黄寿山的手感,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田黄石相媲美。
其二,藤黄的味道刺鼻,且极难消散。为此,便需往石头表面涂抹一种特制的香膏。
一方面可增添印章温润爽滑的手感,另一方面亦是为了遮挡藤黄的辛辣味道。
但这一切都只是权宜之计,倘若买家每日把玩,终究是遮盖不住的。
“宋伯,这枚印章您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一万五。”老宋想了想,还是如实回答。
他本想报个高价,以便出售时与买家更好地谈价,然而他生性实诚,一辈子未说过谎,况且他坚信这枚印章是真的无疑,一万五买下来,在他看来实在是太值了。
听到这个价格,沈愈的手微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无他,对于靠工资生活的人而言,一万五千块着实不是个小数目了。
宋伯啊宋伯,您真是“送财大爷”啊,在咱楚州送还不够,这都送到省城去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