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47章 张良之谋,刘邦野望 (1/3)

——书接上回——

白起最后的辉煌开始了,吕不韦也将入这乱世!

因为上党的事件,长平之战即将爆发。

赵王急于求胜,廉颇“坚壁”之谋是秦国的大患,但赵括精通兵法,并非无谋之人,左庶长王龁不是其对手!

秦王一直以来都感到威胁,想要剔除这个威胁,就要让赵国的国力衰弱下去,决定占有赵上党,则完全控制了河-东这个战略重地。

两年前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地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地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王让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

谁知冯亭不愿降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导致秦国攻打上党,那赵国派廉颇固守不出,生生拖着时间。

廉颇在上党率领四十五万军队长久固守不出,任凭秦军如何挑衅都恍若未闻。

到时候就算真的攻下了上党,驱寒郸,覆灭赵国,秦国的国力也会大大受损。这战国里,可不止只有秦赵两家,其它那些虎狼都统统盯着这里呢。

赵王也是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坚壁不敢战,然就这么傻傻的信了,真的准备换下廉颇。

如果那赵王真的让赵括换下廉颇,吾王一定让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辅,而白起其实不希望廉颇被换下来。

廉颇老矣,必然求稳为上,固守城池。在赵国缺粮的状况,如果一举把赵军粮道截断,到那时,就算是廉颇也只能无奈出击,届时长期缺粮军心涣散,军队自然战力大减。

但是换上赵括,他一定会转守为攻,乘着还有粮草直接进攻开战,孤注一掷的以命换命,虽然赵括之才比不了白起,但是对付王龁绰绰有余!

“哎!”白起无奈叹气,说道:“这天下何时才会统一,华-夏何时才会安宁?”

秦时的雪下的有一些早。

不同于后世人们看见雪的欣喜,人们扯着自己的衣衫保暖,愁绪地看着天空之中的雪。天气冷了,冬天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冻死饿死在这雪中。

“踏踏踏。”一个弓着腰的消瘦中年人微喘了一口,停在宫殿的门口:“大王,军情急报。”

坐在殿中的老人皱了皱眉头拿起酒杯,喝了一口,问道:“何事?”

那人躬身递上了一份竹简,老人将酒一饮而尽,拿过竹简,翻了开来,平淡地神情慢慢地变得兴奋了起来。

此时武安君府,一个女子抱着一把剑靠在落雪的院墙上,看着银装素裹的大秦,不知不觉,却是已经过去了近一年,女子手中抱着的剑鞘冰冷,提醒着她,这一切确实都是真的。

恍若隔世。

飞雪漫天,干冷的细雪散开,似轻歌曼舞,将大秦蒙上了一层薄纱。

女子拔剑起舞,剑光亮起,飞雪四散,剑锋上雪,凝层薄霜,剑柄冰凉,剑光明暗,昙花乍现,人影翩翩,几分孤独,几分缥缈,长剑发出一声嗡鸣,最终,一片枯叶在风中飘落,徐妙云剑也收入鞘中。

‘白起’抖了抖肩上的雪,将披风解下,走向女子,说道:“赵国换将,不日我们出征长平。”

长平之战,历史上,是白起的最后一战。

此战,白起大胜赵将赵括于长平,坑杀赵军40多万人,可以说堪称史上最最著名的歼灭战。

也是因为此战,白起功高正主,受秦昭襄王猜忌,数月后被秦王赐剑自刎。

相传,白起死之前握剑问天,我何错之有,白起死后,白起之子白仲未死,被秦始皇分封太原。

“父亲,真的要去了吗?”女子看着真正的白起问道:“父亲一战会死很多人的吧!”

白起一边走到了房间中的座位边上,跪坐下好笑的说道:“每年入冬死于饥荒、死于寒冻的人有多少?光是大秦,不少于三万人,大秦才多少人?”

白浅一时语塞,战国时期人们的生活屋子是非常平乏的,一场大雪,一个寒冬,死三万人,已经说的是极少极少了。

白起继续说道:“浅儿可知在各国以来战死几何,家破人亡几何?战死不下百万,家破人亡比比皆是,易子相食,周,名存实亡,齐外强中干,韩地小势微,燕当君无用,魏,君王忌才妒能,楚,吴起楚怀之后国力已乏。较之秦国,可以一战,三十年内唯有赵家。”

“长平一战,可谓举国之战。”

“长平若胜,赵国可灭,秦国便能平定六国,大定天下。”

“长平若败,秦国危亡却依旧留有余力,少不得再是百年纷争。”

“长平之后恐是九死一生,乱世,人命很贱,贱如草芥,但若是平乱世,天下治,这会如何?”

白起把一件披风披在了白浅的身上,说道:“快要入夜了,别着凉了,白毛夜可冷了,三日后就要出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