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怎样的未来呢?也许能带领利兹联拿到他们渴望已久的冠军杯?
哦不,利兹联好像注定要因破产而降级,那我是不是能凭借青年队的表现吸引到豪门的目光呢?
随着一连串名字的念出,李维的希望好像随着他的心跳一道加速了,如果是公布名单之前保持着理智的李维,或许会嘲笑此时的他在白日做梦吧。
“特里·伊姆斯,以及...”格雷顿了一下,念出最后一个名字,“史蒂夫·布朗。”
果然没有我么?
李维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带来了巨大的落差感,却让他重新恢复了理智和决心:
我不会放弃的。
下一站会是哪里?
※※※※※※
但,此时格雷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尽管沮丧,李维还是选择了耐心倾听:
“以上念到名字的孩子,你们可以选择加入利兹联青训学院。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不加入,而是进入中央集散池(central pool,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翻译),等待其他俱乐部的挑选。”
“至于下面念到的两位小球员,将有机会进入利兹联的U18梯队。”
居然还有?
可是只有两个人哪!怎么可能有我?
理智告诉李维不要抱有期望,可他的心还是重新提了起来。
这里却又不得不提起英格兰新世纪的青训体系了。新世纪以来,各个英超俱乐部都创办了足球学院,这属于俱乐部制定的特殊培训计划,旨在帮助俱乐部培养年轻球员。
与旧式的青训体系相比,足球学院的方式显得更加系统更加精细也更加灵活。足球学院要求球员至少年满9岁才能加入(但事实上很多俱乐部都有更低龄的发展小组,比如阿森纳),而且加入的球员必须居住在许可的范围内,比如12岁以下儿童必须居住在距俱乐部一小时路程以内的区域,而13-16岁的球员则必须居住在90分钟路程以内,显然这是为了防止大俱乐部早早挖墙脚,导致恶性循环。
对于小球员来说,在9到16岁之间,会被要求签署学院表,这相比于青年队的学徒合同约束效力更弱,而如果俱乐部乐于看到一个小球员继续发展,则会每年或每两年更新一次学院表。
一直到16岁之后,俱乐部将会决定球员是否有资格参加青年队训练。在足球学院内,小球员的训练量并不大,以水晶宫为例,小球员每周只有三次训练,分别是周二和周四晚上的一个半小时,以及周六晚上的一个小时,周日则是与其他学院队的比赛,这意味着一个赛季最多有28场比赛。
可以这么说,在16岁之前,足球学院的培训方式有些像加强版的兴趣班,既不耽误学业,也不至于太过放养。
而到了16岁,俱乐部会为表现优异的小球员提供学徒合同,此时他们的训练量会从一周3次上升到周一到周五每天两练外加周末一场比赛。这样他们通常会搬到俱乐部附近生活,正式开始他们的青训生涯。
而没能拿到合同的小球员,也并不意味着末日来临,通常他们会被释放出来进入中央集散池,其他感兴趣的俱乐部则可以抛出橄榄枝。比如达伦·皮科克,他在加入纽波特郡之前,就被布里斯托尔流浪者队抛弃过,但最终他为QPR、纽卡斯尔、布莱克本出战超过200场英超比赛。
至于正式的职业合同?从技术上讲,一般在17岁时就可以与俱乐部签订职业合同(当然,鲁尼那样的怪胎是个特例),但对于大多数并非怪胎的“普通”天才来说,他们需要等到19岁,才能确定在俱乐部是否有未来。
所以,格雷提到的第一串名字,正是对应上面的足球学院模式,当然这拨小球员的年龄通常也不会太大,比如16岁以上的,通常就不会再考虑足球学院了。
而接下来的名字,就将是有资格与利兹联签订全职学徒合同的小球员了。
※※※※※※
“卡尔顿·科尔。”格雷念出了第一个名字。人群中一个黑人小伙跳了起来,是对方那个9号前锋!只见他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如果不是人太多施展不开,简直要现场来一段街舞了。
李维羡慕地看着他,心思也好像被他带偏了:
都说黑人有唱跳Rap的基因,还真是名不虚传哪。
“安静!”格雷不满地瞥了科尔一眼,然后又继续说了下去。
“这名字怎么念的来着?”他好像有点不习惯这发音,“Li Wei?”
格雷粗哑又不标准的声音在李维听来简直有如天籁,巨大的惊喜击中了他,却仿佛把他脑中所有的思绪所有的理智都带走了,他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这就好比你在买彩票之前可能幻想过无数次中彩票的场景,可当你真的被千万巨款砸中的那一刻,你可能啥都想不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