祂不知道这是什么,也并不在乎。
祂只是抓住了随之而来的灵光。
进一步的完善了自己摸索中开创的【周山之法】。
想要以周山为法,就需要更加细致的了解【周山】。
这也是【恒】一直以来都在坚持做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周山是元始天王所化,就承载了元始天王的道。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恰恰相反,因为元始天王以身化万象,实际上已经化道而去。
而周山,反而成为了无【道】之地。
在这里,即便是洪荒万道仿佛都被排斥扭曲了出去。
祂不知道未来的周山是什么模样。
但是现阶段的周山中层以上,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一种维持在混沌状态的阶段。
很多地方,都是混沌一片。
仿若蕴含了一片小混沌一般。
普通生灵,甚至是先天神灵进去,都十死无生。
先不说最顶层的【鸿蒙层】,疑似直接联通着过去的鸿蒙时代。
具体的,除了诞生在其边缘的【苍离氏】之外,其他洪荒生灵对此基本上都是一无所知。
即便是【恒】也看不透其中的奥妙。
因此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将自己能够参悟的东西先掌握再说。
按照这种方式。
【恒】一点一点将【周山】最底层最基础的形态,烙印在自己的本源之中。
仿佛有一座本源演化的【周山】,正逐渐的在【恒】的本源之中彻底成型。
这个过程无法言语,但他却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本源,在这个过程中正在逐渐的出现变化。
那种本源一点一点提升的感受,那种玄妙感悟正在一点一点汇聚的奇妙感。
让【恒】感到无比的着迷。
他知道,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修炼’。
但这种修炼方式,尚且不能称之为一种完整的‘法’。
因为这种‘修炼’是暂时的,获得的提升完全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
有时候,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收获。
有时候福至心灵的就会获得大量的感悟。
只有当他将这些感悟程度整合,然后完善出一种能够长期获得成长的体系,才能称之为‘法’。
而通过‘法’,他才能一步步成就属于自己的【道】。
他的‘法’是周山之法,成就的自然也就是‘周山之道’。
所谓【周山之道】,无道而承万道,无法而衍万法,其实本质上就是的【周山】。
原初时代的周山,完全没有其他复杂的概念。
周山,即是元始之雏形,元始即道之本身。
因为这不是洪荒先天而生的万道,而是一种【元始之道】的雏形。
具体的一切,事实上是无法定义的。
或者说,需要等着【恒】他自身这个最初的开创者,将其定义之后。
后来者才会产生相应的概念和理解。
所以,【周山之法】相当于一枚钥匙,一枚开启【周山之道】的钥匙。
但具体【周山之道】能够成长到哪一步,实际上要看他个人的理解和完善。
未来,有机会未尝不能重现元始天王所对应的【元始之道】。
元始不是他,但他可以是元始!
对于【恒】自己来说,他所追求是永恒,那他的【周山之道】,自然就会包含【永恒】。
在他看来,周山就是周山,【周山】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和特性!
这一点,在这个原初洪荒的原初时代。
一切刚刚起步的时候,既有利也有弊。
好处是,这一切都相当于一张空白的画卷,具体能够走到哪一步,都要看他自己。
因为原初洪荒暂时也没有修炼体系,没有境界划分。
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阐释。
不过就【恒】自己脑海中的灵光来看,祂还是受到了‘人’的认知的影响。
产生的灵光似乎都在有意无意的指引他,对修炼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
对此,他倒是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其中的好处。
在这个大家都在摸索的阶段。
如果有一个能够清楚划分的境界,自然就能让人更高的知晓自己的层次。
然后也能够看到更高的境界。
这样才能够有动力继续前景下去。
反之什么都感受不到,甚至不知道自己到了哪一步。
就是这么的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