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道人结束讲道的瞬间,仿若一阵无形的涟漪在天地间荡漾开来。那些未能获蒲团落座的生灵,心中虽有不舍,却也明白机缘未到。
他们怀着感恩与敬畏,对着高坐台上的通天道人恭敬行礼,而后转身,身形如流星般消逝在金鳌岛的云雾之中。
此前聆听通天道人讲道,他们皆觉受益匪浅,那些玄奥的大道感悟,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他们修行的漫漫征途。此刻,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自己的修炼道场,闭关冥想,将这些珍贵的感悟融入自身,期望能借此契机,让修为更上一层楼。
他们深知,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绝不愿在金鳌岛上虚度光阴,生怕那好不容易领悟的道意,如晨露般悄然消逝。
仅仅三息之间,那些无蒲团的生灵便已全部离去,金鳌岛的上空,还残留着他们离去时带起的灵气波动。通天道人望着那空荡荡的地方,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他知晓,若这些生灵能与其他人一同留下拜师,他定会欣然接纳,将自己的道统传承于他们。
然而,命运的轨迹难以捉摸,这些人与他的缘分终究是太过浅薄,在这关键的抉择时刻,他们错失了踏入仙门的良机。通天道人很快便收回思绪,不再纠结于这些离去的生灵,转而将目光投向台下留下的众人。
毕竟,那些离去者,资质平平,且身上背负着厚重的业力,若收其为徒,非但无法为自己的教派增添光彩,反而可能带来诸多麻烦与隐患。
云霄等人敏锐地察觉到通天道人的目光,心中一阵激动,仿若燃烧的火焰。他们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地,声音清脆而坚定:“前辈,吾等久仰前辈的无上神通与高深道心,一心想要拜入前辈门下,恳请前辈能收留吾等,让吾等得以聆听教诲,踏上修行的光明大道。”
通天道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赵公明,云霄,琼宵,碧宵,你们四人与贫道有缘,今日,贫道便收你们为亲传弟子,望你们日后潜心修行,莫要辜负了这难得的机缘。”
“弟子赵公明、云霄、琼宵、碧宵,拜见老师!”
四人激动不已,声音中满是喜悦与感恩。通天道人轻轻一挥袖,一道柔和的法力将他们缓缓托起。
随后,通天道人目光扫过剩余众人,缓缓说道:“至于你们,与贫道缘分稍浅,若你们愿意,贫道可收你们为记名弟子。”
虽说记名弟子与亲传弟子在待遇上有着天壤之别,但众人皆知,通天道人乃是未来有望证道成圣的绝世大能。
拜入其门下,即便只是记名弟子,也远比拜入那些无法成圣之人的门下要强上许多。至于拜入元始天尊等同样有望成圣的大能门下,长耳定光仙等人心中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既然通天道人拒绝收他们为亲传弟子,那其他几位圣人想必也不会接纳他们。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众人心中明白,若错过此次机会,日后恐再无拜入圣人门下的可能。于是,通天道人的话音刚落,众人便纷纷恭敬行礼。
“愿拜入前辈门下,谨遵教诲。”
“尔等起来吧,日后,这晨华便是你们记名弟子之首。”
通天道人说完,身形一闪,如一缕清风般消失在原地。此次讲道,让通天道人对自己的证道之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他深知,只需闭关参悟一段时间,便能跨越那道门槛,证道成圣,成为不死不灭的存在,时间紧迫,他不愿有丝毫耽搁。
见通天道人离去,多宝等亲传弟子也迅速返回各自的修炼之地,沉浸在对讲道所得的消化与领悟之中。
晨华回到自己的居所后,并未急于突破修为,而是先静下心来,梳理与消化此前在讲道中所获的感悟。
这一过程,宛如春蚕吐丝,整整持续了一年之久。
一年后,晨华不仅将讲道所得融会贯通,更是成功将死亡之道领悟入门,只是距离凝聚出完整的道果。随后,晨华开始冲击修为的瓶颈。
一年前,晨华便已具备突破到真仙境界的实力,经过这一年的沉淀与积累,他的根基愈发稳固,底蕴更加深厚。突破真仙初期,对他而言,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甚至,若他愿意,突破到真仙中期也并非难事。
一天之后,晨华如愿以偿,成功突破到真仙初期。
他并未就此满足,而是花费时间稳固修为,让自己在新的境界上扎根站稳。之后,他走出闭关之所,心中有了新的盘算。
此时的洪荒,诸多先天灵宝尚在世间漂泊,无主之物,引得无数修行者竞相追逐。晨华自然也不愿错过这大好时机,只是他明白,以自己目前的修为,即便得到先天灵宝,也难以守住,反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思量再三,他决定等通天道人证道成圣后,借助师门的庇护,再去洪荒中探寻先天灵宝的踪迹。
既然暂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