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突破,秦川没有轻易复苏。
其一,三才转灵丹的药效还有残余,虽然十不足一,但也不好浪费。
其二,生灵刚刚突破,是最容易通彻大道的时候。
这个时候若继续修行,是最好夯实根基,稳固道行的时候。
所以,秦川突破之后,又在原地枯坐百年。
直至药效耗尽,仙体稳衡,道行根固之后,他才睁开双眼。
“妙哉,妙哉。”
“难怪说金仙之前,是为仙道筑基,金仙之后,才是仙道的开始。”
“现在看来,金仙之躯果然不同凡响。”
突破之后,秦川明显感觉自身元神变得更加通透,仙体变得更加璀璨无暇。
一呼一吸之间,也如在与天地律动一般,颇为不凡。
“八百年突破金仙,而且刚一突破就察觉到此境与此前其他境界的不同。”
“看来你很有悟性。”
听到声音,秦川抬头,却发现元始不知何时,早已站在他面前。
秦川连忙见礼。
“弟子秦川,见过二师傅。”
元始微笑颔首,随后他袖袍一挥,秦川感觉自身一阵天旋地转。
再次睁眼,他们竟然出现在九霄之上。
仰望天穹,是璀璨日月银河熠熠生辉,星斗流转,润泽洪荒。
俯视大地,是磅礴洪荒山河波澜壮阔,万灵奔走,生机勃勃。
“闭目。”
元始开口,其音如幻,秦川不自觉就闭上双眼。
“静心,感悟天地。”
元始再次开口,秦川循音而动。
三天三夜后,秦川睁开双眸,其眼底隐约有明光闪烁。
“可有所悟?”
听到元始询问,秦川沉默几息后吐出一个字。
“道。”
闻言,元始赞赏的点点头。
随后负手而立,看天望地。
“洪荒,乃是盘古大神所开辟。”
“所以,洪荒之精,之妙,之广,之博,之大,之远,绝非寻常生灵想象。”
“万物生灵,虽然都妄图通过修道来窥洪荒之道以达长生。”
“但真正能踏上这条路的,万里挑一。”
“就算生灵侥幸踏上这条路,但终其一生,也只能是做无用功。”
“真正算是踏上修道之路的,只有金仙,达到金仙,才是真正的入道。”
元始看了一眼面露思索的秦川,稍微停顿之后,又继续道。
“金仙入道,太乙明道,大罗悟道,准圣得道,圣人成道。”
“而今,你已成金仙,又成功入道。”
“足以看出你天资与悟性均不俗。”
“为师甚慰。”
“但你也要牢记,金仙,只是修道门槛,想要明道、悟道、得道乃至成道,你还需努力。”
“好高骛远,大事无期,脚踏实地,方得始终。”
“你要戒骄戒躁,稳步前行。”
“切记,切记。”
元始之言,醍醐灌顶。
秦川突破之后虽并未生出傲娇之心,但终究会有些自满之情。
但是眼下因为元始一番话,秦川心中那一丝自满之情被浇灭。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昂扬之志与向上之火。
对此,秦川毕恭毕敬,诚心向元始躬身作揖。
“多谢二师傅教诲,弟子谨记。”
元始见此,满意点点头,随后再次卷动袖袍,二人回到昆仑山上。
“太上师兄此前已经向你传授太清无为自然之道。”
“所以今日起,你将随为师修行玉清阐天明理之道。”
“你要用心学,用心悟,莫要辜负了为师对你的期待。”
言罢,元始同样取出一只蒲团让秦川落座。
随后他展开大罗庆云,开始为秦川讲述阐天之道。
阐天之道,即为顺天之道,核心在于阐述天理,顺天明道。
天道明了,则道行明了。
道行明了,则修行明了。
修行通达,则大道可期。
在元始天尊口绽金莲下,秦川听得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原本不解的修行疑惑被解答。
刚刚突破金仙的根基被巩固。
未来修行道途变得更加坦荡。
直至三百年后,元始逐渐将庆云收敛,见到秦川依旧闭目不动。
元始满意点点头。
随后他随手打出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