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命直接荡然无效。
王夫人得知,直接在屋里晕倒了。醒来后,紧紧抱着贾宝玉,哭得死去活来。
贾珫趁机截胡,派人去接来了秦可卿,纳为妾室。
李纨、王熙凤、秦可卿,三个妻妾,相敬如宾。
至少在贾珫看来,还没有暗潮涌动。
三日后,朝廷发布了招讨草贼的诏书,以贾珫为招讨使。
神威军统军副史贾珫,率领神威军将近一半的兵力,南下围剿流寇。
此时,黄麻子和王大仙避实就虚,率领两波流寇西进河南,猛攻汝州城。
北上攻占阳武后,得知贾珫领兵来讨,流寇随即分兵两路。
黄麻子率一部流寇南下,攻打唐州,邓州,郢州,复州,随州,挺进安州、黄州。
王大仙东进淮南,从申州、光州,取舒州、庐州一带,声震江北。
贾珫集中优势兵力,加紧围剿黄麻子。
黄婆子被贾珫包围,经过激战,神威军杀敌万余人,黄麻子战死。
王大仙渡江转战江南,蛰伏山野,等待时机继续战斗。
贾珫也不赶尽杀绝,养寇自重,留着以后当大礼送给皇帝小儿。
自从当了京营节度使,贾珫总算不必外出征战。
以贾珫的战功和资历,贾珫本该受封一个国公的爵位。
但皇帝小儿却有意让他袭了荣国公的爵位,贾珫自然是一口回绝了。
本该另封一个新的国公,皇帝小儿却精打细算,让贾珫承袭祖上的爵位。
且不说贾母史太君还在世,贾珫袭了荣国公,岂不是对老太太的大不敬。
就算老太太不在了,贾珫也不会买皇帝小儿的账。
只是眼下各方相安无事,贾珫也不急于靖难,先在荣国府舒坦几年再说。
冠军侯,六军统领,京营节度使,够了够了。
要是天下大乱,那就要万物都当刍狗了。
不如贾珫一个人苟着,苟就苟了。
不想,当他做好准备继续在荣国府躺平时,贾母老太太却做了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看似在情理之中,却又在贾府上下的意料之外。
贾母命贾珫入住荣禧堂,将贾政取而代之,正式成了荣国府的当家人。
而王夫人交出的管家大权,她的内侄女王熙凤也有染指,也算给王夫人留了一点脸面。
如此,贾珫的两位平妻,李纨管人事,王熙凤理钱财,众望所归。
堪堪又是几载的光阴。
这日清晨,京师都城如往常般的平静。
城外乡野田舍的公鸡叫声,此起彼伏,转眼间晨光乍现,天亮了。
随着城门的开启,从四面八方汇集至此的奏报,率先冲进了都中。
其中一个急报径直来到了宁荣大街的荣国府。
在门子的引进下,消息很快就传到管家赖大这里。
按照往常惯例,赖大应该继续往上,将消息报告给当家人贾珫。
然而,今日之事,事出紧急非常,且贾珫有熬夜睡懒觉的习惯,这大清早的,不便打扰。
赖大没有多想,随即来到老当家贾政住的院子。
伴随着消息在赖大和贾政之间传递时,荣国府原本该有的井然有序,顷刻间荡然无存。
贾政在得到消息后,即刻前往贾母老太太住的院子,慌乱的步伐预示着消息的紧急程度。
此时此刻,贾母被丫鬟们簇拥着,梳妆打扮。
在贾母老太太住的院子外面,仍然是一片安详和有序。
然而,当贾政的突然出现,仿佛一个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顿时波澜骤起。
贾政不敢贸然走进贾母的院子,只因不知如何开口。
贾母老太太被丫鬟们捧着,从屋里走了出来。
面对神情焦灼的贾政在院子里来回踱步,那毫无节奏的脚步和随风摇晃的身影,贾母已然猜测到,定是发生了什么坏事。
贾母随即命丫鬟鸳鸯去把贾政请了进来,问他这一大早的,怎么就跑这里来了,可是有什么急事?
贾母虽已直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却也不急不慢,只等贾政缓了缓几口气,让他先坐下,有何事再慢慢说来。
见贾政犹豫半天,没有开口,贾母索性站了起来,表示躺了一个晚上,还是不坐了,到院子外面走走。
贾政见状,匆匆起身走上去,一把挽住贾母,搀扶着走到了院子外面。
贾母催促贾政快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坦然面对才是唯一的正道。
这个时候散心挺好。
贾母执拗地迈步向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