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的举动让一旁的武官们十分不欢喜,但是并没有直接说出来。
因为大乾已经建国差不多百年时间了,主要的力量已经从武将变成了文官。
武将打江山是很厉害的,甚至当初追随太祖的有四王八公。
但是,在稳定江山之后,就是需要文人来治理江山,所以武将的身份地位开始下降。
除了一些人特殊的家族除外,其他很多人都是在走文官的这条路。
比如说八公之中的贾家。
贾家是荣国公和宁国公二人,但是在宁荣二公之后就只有荣国府的贾代善走军职路线,而是最终他也得封荣国公。
但是,自贾代善之后,贾家就废了。
武勋之路现在只有扶持王家,而王家的王子腾也算是不错,在隆治帝的帮助下算是做主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荣国府下一代就变辣鸡了。
贾赦虽然继承了爵位,但是也只是一个一等将军。
如果继续没落下去的话,荣国府的爵位都要丢掉的。
二房贾政算是一个读书人,但是本事不高。
现在也只是一个工部员外郎,而且还是隆治帝看在先烈的面子上赏赐下去的。
宁国府倒是有一位真正的读书种子,甚至是高中进士。
但是,因为某些事情最终选择不为新朝效力,在玄都观开始修道。
他的儿子贾珍继成了爵位,也只不过是三等将军而已。
如果宁荣二府下一代没有真正的文华种子或者是武将出生的话,那贾家真的是要没落了。
当然,以贾家来举例,也只是在说明本朝到了现在文武对立关系已经开始偏斜,文官开始有压倒性的力量。
这还是大乾四周都不宁静,要不然武将的地位只能是更低下。
文官们看这种战报不用心,因为他们认为战争就是在劳民伤财。
可惜的是,这一次曹阿满的战绩是在是出众,而且并没有浪费大乾的粮食,所以想要挑刺也不好找。
最后,他们是把战报交给了武官那边。
武官那边就激烈多了,现在能够上殿的武官都是有东西在身的,看完之后觉得这个战报里面是隐藏了东西。
不过,他们也恨不得自己没有跟随曹阿满出击,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功劳。
如果这一次完成这个大捷的人是牛继宗,他甚至可以被封为镇国公,直接继承他老祖宗的称号。
“陛下,臣等在战报之中发现了魏王殿下有可能是熟于练兵,所以臣等希望魏王殿下能够奉献练兵之法。
这样一样,不管是漠北还是辽东,甚至是扶桑那边都不会有什么威胁。”
“荒唐!
现在天下太平,你们武官一直嚷嚷着要防备这个防备那个,我看你们就是想要喝兵血而已。”
马上就有文官反驳了武将们的话,他们才不会给武将们升职的期望,就算是开疆拓土也不行。
“今日议论是的是魏王,现在说一个章程出来吧,我的皇弟肯定不日就要归京。”
“臣认为魏王殿下不可再封,这一次大捷是陛下的功劳。”
“再议。”
.....
曹阿满阵斩鞑靼小王子,火烧鞑靼王庭,逼退鞑靼新王庭三百里的事情还是在京都中传开来了。
现在,人们是相信了之前听到的漠北大捷是真的。
“乖乖,漠北还真的大捷了。”
“魏王殿下这么猛的吗?阵斩鞑靼小王子。
我可是听说,鞑靼小王子顿顿吃百碗饭,一头牛样。”
“鞑靼小王子的说辞肯定是吹牛,而且只要其他人围住了鞑靼小王子,就算是一个半大小子也能够斩杀鞑靼小王子。”
“如果鞑靼小王子被围住,让你去占斩你敢吗?”
“现在鞑靼小王子已经死了,我当然敢!”
“魏王殿下以前的事儿是不是有人在造谣啊,早知道魏王殿下这么厉害,就应该把魏王殿下派去辽东的。
我有亲人在那边,说是每年冬季来临之前,女真的人都会南下劫掠。”
“如果女真敢来的话,那魏王殿下肯定会反击回去,就像是这一次对鞑靼部落一样。”
不知不觉间,曹阿满的风评在京都之中就直接翻转了过来。
虽然,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曹阿满的功劳有夸大的份,但是传上来的战报就是这样说的,你也不能够随时否定吧。
........
龙首原。
“皇祖父,这应该是牛继宗的谄媚之词吧,魏王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能力?”
曹阿满的消息当然是传到了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