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木兰秋狝(七) (1/2)

北静王的营帐内,此时早已经纠集了一帮人。

“王爷,如今皇上已经因为诸皇子内乱自顾不暇。这正是老天要帮助我们啊,我们的机会到了。”

北静王眼中也是闪过诸多热切,但常年的蛰伏还是让他表面上看去波澜不惊。

“不着急,再等等,等到正式狩猎的那一天,那一天才是我们真正的机会。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必要一击必中。”

“王爷是说趁着狩猎的机会,出其不意的挟持当今皇上。”下首的一个将领开口道。

“不错,那天防守必然松懈。何况在他们之中还有我们的人。”北静王自信的说道。

“王爷料敌于千里之外的本事,手下拜服。”底下一众人纷纷奉承起来。

“我只是要拿回自己失去的东西罢了!”北静王恶狠狠的看着承乾帝营帐的方向。

....

贾蓉的营帐内,林锦躬着身子说道:“侯爷,我们通过薛家撒出去的人已经全部都集合待命了。”

贾蓉微微颔首却是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看来北静王谋反就在这几日了。”

贾蓉确定的神色让林锦有些生疑。

‘侯爷不会吧,北静王手上才有多少人,此次他拿什么谋逆。’

贾蓉神色郑重的说道:“禁军中肯定有人已经效忠北静王了,而且京都的守卫也已经被禁军接管了。”

林锦有些慌张道“不会吧,禁军一直掌握在我们手上啊。侯爷如今乃是京营节度使,掌握京都一半的兵权。

若是没有侯爷的命令,禁军应该不会动吧。”

贾蓉不慌不忙的端起茶盏,悠闲的吹了一下茶盏里的茶叶。

“我的确是京营节度使,但是要是有比我更上一层的人在他们背后呢?”

“侯爷,是说....”

“你忘了大明宫那一位了。”

“不会吧,那位与当今圣上可是亲父子啊。”林锦已然十分惊恐。

“亲父子,哈哈。林锦你忘了玄武门之变吗。自古皇家最是无情,何况两人早已经貌合神离。”

别人不知道,贾蓉却是知道。

贾家的败亡,与贾府密切相关的“太上皇”密不可分。

贾家与皇帝势不两立的真正原因,与这位太上皇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人身上有几个疑点,对贾家影响极大。

一,太上皇就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说的那个让贾赦袭爵,赐贾政主事的皇帝。

因他插手,才导致了荣国府一分为二,贾赦袭爵,贾政当家荣国府。

如果皇帝不同意,贾家任何人也不敢如此安排荣国公世袭的相关继承。

贾政二房必须给贾赦长房让位。贾母偏心也没用。

二,皇帝为表孝心,请示太上皇,允许后宫嫔妃眷属逢“二六”进宫探看。

熟悉历史的都清楚,不过就是作秀。

可太上皇却悍然下旨,允许妃嫔省亲。

此举极不符合太上皇与皇帝的相处之道,说明父子不和睦。

贾家的立场最耐人寻味。他们踊跃响应太上皇旨意操办省亲,导致当今皇帝的恼怒和警惕。

这才是贾家日后抄家的真正祸根。

臣子忠于太上皇而遗祸于皇帝,无论哪朝哪代都很致命。而贾家却任性妄为,可见太上皇的重要。

不待林锦反应过来,贾蓉又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那位虽然退居幕后,然而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不下当今圣上。这也是父子离心的原因,当今圣上最是多疑。

权力没有抓在自己手上,他始终不安心,何况大明宫那位有一众老臣的支持,对于当今圣上来说就是最大的威胁了。

毕竟自己脖颈始终架着一把刀的感受并不那么舒服。”

太上皇不是泥胎,任人摆布这件事贾蓉通过很多线索就可以得知。

首先,提到的“双悬日月照乾坤”,是讲唐肃宗登基后,尊唐明皇为太上皇,双皇并立的朝堂格局。

太上皇是日,皇帝是月。

贾蓉认为太上皇与皇帝的父子关系,以及他退位这件事,并不是唐明皇的故事,而是玄武门之变的李渊故事。

太上皇退位后,皇帝表现的非常孝顺,处处在凸显孝道。

这反而表明皇帝的不孝。皇帝上位,太上皇退位肯定不是顺利交接,而是意外促成。

李渊当太上皇是因为玄武门之变。

李隆基当太上皇是马嵬驿之变。

李世民和李亨当皇帝,都是太上皇被动退位,父子关系紧张,当然不孝。

所以便有了李世民跪吮李渊乳的说法。而大明宫也是他修建给李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五十二章 木兰秋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