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
可不是,转眼腊月就到头了。
贾环还在屋里睡懒觉,牡丹和芙蓉两个丫鬟就叽叽喳喳,来扰他的清梦了。
“这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呀!”
“旧年一转眼又要过了,过两天就要迎来新的一年,明年的事情说起来也就是明天的事了。”
“你说奇不奇怪,都这个时间点了,环哥儿这样的年纪,竟然还睡得着。”
“奇怪吗?你又不是第一天来伺候他的,不是早就该习惯了吗?”
“你看其他屋的哥儿哪一个不是早早起床,要么读书练武,要么踏青采花,要么撒泼赌钱,就他闲散的像个乞丐。”
贾环被这叽叽喳喳的声音吵得睡不着了,直直地坐起身来,招呼两个丫鬟过来
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九,旧年的最后一个旧日。
这日,只见贾府东边的人进进出出,宁国府难得比荣国府更加热闹,里里外外都是忙碌的身影。
“环哥儿,你怎么不去看看呀!”
“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
“东府那边可热闹了,又是换了门神,又是贴了新联,就连大门的牌匾都换了新的。”
“这不是过年的正常操作吗?你们家以前不这么搞?”
“不跟你说了,哼!”
次日,贾母领着贾赦、贾政、贾珍进宫朝贺,其余人则在宁国府等候他们行礼领宴归来,然后引入贾氏宗祠祭祖。
之后的好几天,荣国府的上上下下,日日夜夜忙着请人吃年酒。
一直吃席吃席吃到了元宵节的正月十五日,便轮到老太太请客了。
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花灯,算是家宴,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子侄孙媳都要到场。
众人正吃着席,贾环也像个透明人一样,埋头干饭,哦不对,是美味佳肴。
不想恰时只见另一席上,贾赦起身说道:
“元宵佳节怎能少了诗词歌赋呢,不知诸位子侄可有兴致?”
“老叔,你就直接出题吧,反正此事与我无关。”贾珍嚷嚷道。
贾环听了,心头一惊,大过年的也不安分一点,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贾政虽然早知他不是读书的料,但众人睽睽之下,贾环恐怕是逃不过了。
贾母面无表情,只是点头赞同道:
“没错,没错呢!”
刚说完,转头却点了贾政的名,说道:
“你给他们出个题,考考这一年的学业,没有成家的有一个是一个,都得考,一个也不能少,谁也别想逃掉。”
这其中自然有贾环的一份,看来真是得硬着头皮上了。
本来是贾赦嚷嚷着要给孩子们出题赋诗,结果贾母表示赞成之后,转眼就命贾政来出题了,直接把贾赦晾在了一边。
贾赦板着一张脸,看起来心灰意冷的样子,不吭一声。
听到老太太发话了,贾政自然不得不起身遵命,于是对子侄们欣然笑道:
“春节假日,原本我是想着让你们过个轻松的年,既然老太太发话了,那就借赋诗来助助兴了。”
贾环不敢再表现吃货的本色了,他竖起了耳朵听题。
“你们就以‘落花’为题,赋诗一首。”
贾政出题了。
此时,别屋里的丫鬟们都早已把笔墨伺候好了。
唯独贾环的丫鬟牡丹和芙蓉一动不动守候在贾环的身边。
贾环给她们使了好几个眼色,她们这才意识到贾环的意思,问道:
“环哥儿的意思是,难道你也要作诗?这不可能吧?”
宝玉和探春等人得到诗题后,已经开始琢磨以落花为题的诗赋了。
牡丹和芙蓉后知后觉地准备好笔墨纸砚,脸上的疑虑似乎已经出卖了贾环。
不过,贾环是个什么材料,恐怕早已昭然若揭,府里上下是有目共睹的。
坐在贾环身边两侧的分别是贾琮和贾兰,他们一个已经奋笔疾书了,另一个也在咬笔头了。
就连身边的两个丫鬟都觉得,这种热闹的场合,不应该为贾环准备笔墨纸砚。...
芙蓉和牡丹这两个丫鬟没有给贾环准备笔墨,贾琮和贾兰这两个老实人好像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贾环心想,都以为本公子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是吗?
既然如此,贾环倒是觉得,自己应该伺机秀一秀来自未来的那一点点学识。
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只有可怜兮兮的初中学历,但贾环的语文科目可是有着很扎实的基础。
从小背进脑袋瓜里的诗词可比吃进肚子里的山珍海味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