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书香世家,黛玉生于此,从小便博览群书。
她阅读的书很多,也比较广泛。
经典如《大学》、《中庸》等《四书》。
对于《诗经》、《礼记》等《五经》也有所涉猎。
同时,她也爱看些杂书,如《西厢记》。
今日看到这本日记,她倒是觉得十分有趣。
黛玉捂嘴笑了笑,从未见过有人这般言语。
虽然有些胡说八道,却又言辞恳切真诚。
看日记中写到,这贾逸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他还有个年纪尚小,古灵精怪的妹妹。
瞧着言语之中兄妹两的关系甚是不错,贾逸应当十分宠爱他的妹妹。
黛玉看了,心中亦生了些羡慕之意,若是她也有个这样的哥哥就好了。
自己也不用,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窗外凉风习习,将窗户也吹开了。
黛玉却闭着眼享受,觉得有些凉爽。
只是到底身子弱,才吹了一会儿风,便轻轻咳了两声。
外屋的丫鬟听见赶忙关上了窗户。
黛玉也将思绪拉了回来,重新把日记往后翻。
【红楼中的奇女子,那必得是十二金钗!】
【纯的,欲的,生的,熟的,应有尽有。】
【妙就妙在,她们不仅美,还美得各有千秋。】
【这些佳人,犹如璀璨的星辰,各自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
【只是绽放之时越美丽,陨落时也更叫人惋惜!】
【十二金钗正册,又居首位的,那自然是出尘如仙的林黛玉!】
【这位林妹妹,人在扬州,暂时还没见过,不过来日方长,总会相见的。】
【林黛玉之美,在于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虽是病西施,却也不屈服命运。】
【该会的一样也没落,还比旁人强上几分。】
【黛玉才华十分出众,诗作风流婉转,凄美动人,便如同她的人一般。】
【她还精通琴艺,棋艺,书法也是一绝,女工也很好。】
【也不知道还有啥是林妹妹不会的?】
【黛玉虽体弱,性子却丝毫不软弱,为人冰雪聪明,品性高洁!】
黛玉读至这里,小脸通红,面带羞涩。
那位十六岁的少年,与自己素未谋面。
怎得如此了解她,还将她看得这般好?
他说将来会相见的,不知怎的,黛玉心中竟生了许多期待。
越看到后面,黛玉脸越发的烫,脸上红晕也一直消散不去。
直到最后一句,黛玉不觉落下泪来,他竟这样懂得自己。
有知己如此,足以慰平生了!
【只是命运也太凄惨了些,双亲早逝,无依无靠。】
【自从去了那荣国府,便尝尽了寄人篱下的苦楚心酸。】
【爱上了大宝脸,一个无能也无担当之人。】
【只管强行撩拨,也不想想他的婚事,自己能不能做主?】
【她临终前决绝地烧掉那些诗作时,应是明白了所托非人。】
【可惜油尽灯枯,悔之晚矣,黛玉永久地停留在了她的十七岁。】
黛玉脸上的泪珠,吧嗒吧嗒地掉着。
母亲已逝,荣国府也确实写了信要将她接去。
这本日记,如此突然的出现,旁人又看不见。
除了是仙家之物,她也想不出什么别的解释了。
这贾逸,想必就是有神通之人。
他所写之事,或许未来当真会发生。
那父亲?
还有自己,去了那荣国府会凄惨收场吗?
也不知何时有机会,能有幸遇见他,也好问上一问。
上面还写了,她爱上大宝脸?
大宝脸,王夫人之子,那应是指的那位含玉出生的表兄了。
之前听说过,这位表兄不学无术,庸碌无为,还爱吃女孩胭脂。
这等无能又荒唐之辈,自己如何看得上?
如贾逸那般,为国征战,热血洒沙场,才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黛玉眉头紧锁,心中难掩忧思。
但过了一会儿,她立马又展了颜。
贾逸这般神仙人物,自会无事,她信他!
金陵,薛家。
薛宝钗刚用完饭,哥哥薛蟠又出去寻欢了,母亲也回了房早早地睡下。
她一人闲来无事,便在庭院中绕圈散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