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朝臣神色各异,心中想法万千。
有人觉得定王年少,又初入京城。
一入城门便遇到这么大阵仗,天子亲迎,百官跪拜。
应当只是一时被吓到了,无意冒犯陛下。
也有人觉得定王乃军中行伍之人,粗鲁野蛮惯了的。
定然不懂礼数,不知武将如何向陛下行礼。
宰辅李仕达先开了口,只见他怒目望向贾逸,厉声喝道。
“大胆定王!”
“见了陛下,竟敢不跪!”
“可是倚仗着自己身上有军功,便无视君臣纲常?”
“刚来便如此目中无人,那日后还得了!”
“陛下,请治定王大不敬之罪!”
他之前于两军对战之时,谏言过要将贾逸绑了送鞑子。
得罪了贾逸,怕贾逸回来报复。
正苦于不知道怎么对付呢。
原想着如今贾逸已被封定王,正面对抗已是不可能的了。
不然就低头服软,再送些钱财美色。
但如今既然贾逸都把刀递自己面前了,没理由不捅上一刀!
能把对手干掉,谁愿意称臣做小伏低啊?
贾逸没理会眼前上蹿下跳的李仕达。
神情依然淡定,仿佛笃定了景帝会先开口。
景帝脸上还带有微不可察的怒意,此刻正在低头沉思。
他在考虑,李仕达说的话。
贾逸确实是在自恃功高,并未对他这位天子有什么敬畏之心。
但重要的是,自己此时还不能拿他怎么样。
只要不是谋逆大罪,哪有将军刚立了大功回来就受处罚的?
那天下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他这个皇帝。
从刚刚百姓对贾逸归来的欢呼和他们跪拜时虔诚就知道。
贾逸如今是民心所向,呼声最高的时候。
他如今是大景的战神,是国之英雄,百姓的精神支柱。
此时若拿他怎么样,定会惹起民怨。
而民怨一起,再碰上有心之人,弄不好就会出大乱子。
想必,贾逸也是笃定了这一点。
如此,自己不仅不能责罚他,还要最大限度配合他。
他有了尊贵,自己亦有爱重忠臣良将的贤名,双赢。
李仕达方才之言,完全是冲动了。
另外,贾逸是能已一己之力斩数千精骑的!
他仅仅领兵十万,就屠了鞑子和羌人三十万大军!
凡有大才者,必然恃才傲物。
这样强大的武力,这样绝世的将才,他完全有这个资格骄傲。
自己若是表现地胸怀宽广,未必不能令这个天才真正臣服自己。
已然做好了决定,景帝正欲说话。
官员队伍之中,一位臣子战战兢兢地先开了口。
他声音略微有些颤抖,说道。
“定王殿下,可是身上甲胄太重,不方便行跪拜之礼?”
说话者便是荣国府贾政,如今任工部员外郎。
贾逸可是族里好不容易出的一个惊世将才。
绝不能折在这里了!
他思虑半日,最终还是大着胆子说出了这话。
武将身穿重甲,不方便下跪确实说得过去。
看到这绝佳的台阶递到了面前。
景帝心中松了好大一口气。
立马就开口回道。
“朕明白!”
“定王辛苦了,身着重甲,不必跪拜!”
“李相也多虑了,定王并非自恃功高便目无君主之人。”
“定王于国有功,于民有恩,便是于朕有恩。”
“朕宣布,以后定王见朕,皆不必跪!”
贾逸缓缓开口,对景帝抱拳行了军礼。
“谢陛下!”
对这位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贾逸没有什么敬畏心。
也并不打算俯首称臣,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
但也没打算现在和他撕破脸。
只是贾逸没想到的是,贾政这厮竟还有这样的胆量呢。
出来替自己说话,生怕自己被李仕达那老东西坑了。
不过他也是多虑了,还是不够聪明。
景帝现在怎么会拿自己怎么样呢?
自己刚平定边关,刚打了胜仗归来。
就是真想处置自己,也得先搞个杯酒释兵权。
然后再把自己圈京里养几年养废了再说啊。
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