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贾珫领着妻妾,李纨、王熙凤和秦可卿,以及贾元春等人,登上了南巡的蒸汽轮船。
李纨自产子以来,身材恢复得非常好,此次去金陵正好可以看望许久不见的老父亲李守中。
就在轮船载着贾珫等人将要离开之际,岸边传来了阵阵呼喊声。
“荣国公请留步,荣国公请留步。”
只见大内侍卫齐刷刷地出现在了岸边。
原来,太监总管带来了皇帝小儿的密诏。
江南省布政史不再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一职,皇帝小儿意欲贾珫此行物色一个可靠之人专职巡盐。
在新的人选敲定之前,特命江南总督贾珫为钦差大臣,代为署理两淮巡盐御史之职。
其实,在贾珫得到密诏之后,心里就已有了人选,便是林如海。
而皇帝小儿也曾问过内阁诸位大学士,都察院的诸多监察御史之中,有谁可以胜任两淮巡盐御史之职。
盐政系税差,上关国计,下济民生,不可轻视,必须选派一位肱骨之臣,方为妥当。
前科探花林如海与荣国府是姻亲,其夫人贾敏正是荣国公贾代善和史太君的千金。
也就是说,贾珫就任江南总督一事,其实是皇帝小儿和内阁的谋划,和贾珫的想法也算不谋而合了。
林如海既是荣国府的女婿,若是有荣国公贾珫全力协助,此事几乎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到了金陵,进了贾家的老宅。
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
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酷轩峻,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还有蓊蔚洇润之气。
贾珫安顿好了家眷,就惦记着心头的那件事去了。
是哪一件事呢?当然不是盐务。
眼下,公事不急,贾珫决定先去苏州,处理私事。
按鸳鸯所说的,贾珫来到苏州的玄墓山,找到蟠香寺,寻一个极精演先天神数的师父。
“请问你找谁?”
在蟠香寺的门口,一个小丫头拦住了贾珫。
“我找蟠香寺的师父。”
贾珫答道。
如果鸳鸯说的没错,他的生母在此处出家为尼。
“师父?你找老师父,还是小师父?”
“应该是老师父吧。”
“老师父不在,只有小师父在。”
“那就先找小师父。”
“请稍等,容我通报。”
小丫头随即进去通报,不一会儿就出来了。
“我家姑娘问你是什么人?如果是姓贾,就请随我进去。”
“你家姑娘?”
“小师父就是我家姑娘。”
“哦,我确实姓贾。”
“那就随我进来吧。”
小姑娘随即带路,领着贾珫进入了蟠香寺。
“请问你家姑娘,也就是蟠香寺的小师父,多大年纪了,叫什么名字?”
贾珫问。
“小师父的法名叫妙玉,我自小伏侍我家姑娘,快十年了。”
小丫头说。
“妙玉?小师父叫妙玉!”
贾珫大为震惊,恍然想起了什么。
妙玉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妙玉在蟠香寺是带发修行,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
贾珫见到了妙玉,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妙玉端坐着,小模小样,倒是挺有小师父的派头。
“你果真姓贾?请问打何处而来?”妙玉问。
“家住神京都中,荣国府。”
“果然是你,师父交代我了,等你来了,给你带一句话。”
“什么话?”
“若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每逢十五月圆之日,必来蟠香寺相见。”
贾珫当即明白,看来是一时半会几句话说不清楚,以后还得再来了。
不仅以后要再来,还得是每逢十五月圆之日。
一个月见一次,谁知道几个月能说清楚。
也不管贾珫能不能接受,妙玉这丫头已经开始赶人了。
“烦请嬷嬷送客出门!”
“送完了客,去隔壁喊邢岫烟过来,我教她怎么煮茶。”
贾珫只能起身离开,猛然间意识到,听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