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麻淖尔山上的残军重新集结。
大军拔营,向着雁门关方向出发。
贾珍因为鲲碎而不能骑马。
元平帝不仅为贾珍安排了太医,
还专门为其安排了一顶软轿。
而赵澈也确实遵守约定,寸步不离贴身护驾老皇帝。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赵澈才知道。
原来元平帝出关时并不是走的雁门关一线,而是从宣府那边出的国门。
只不过刚进入草原一百多里便被人打了伏击。
与元平帝遇伏同时发生的,还有宣府长城一带遭到蛮兵攻击。
相当于彻底断了元平帝的归路。
就这么被蛮兵一路追一路打。
整整三天三夜,连口气都没得喘息。
出关时带的三万御营,活生生减员到五千多。
元平帝活了一辈子,就没吃过这么大的败仗!
最终被蛮兵赶到了迷麻淖尔山上才堪堪止住败退的趋势。
然而此处早已是远离宣府镇,反而是与云中镇较近。
元平帝多次尝试派出尖兵突围,前往雁门关求援。
但望穿秋水也没盼来牛继宗的援兵。
直到——
遇见了赵澈这个穿越来的杀神!
但关于元平帝为什么以老迈之年出关去浪?
赵澈问了。
但没问出结果。
元平帝讳莫如深,眼神里尽是杀气。
.........
话说元平帝这个老头儿其实挺有意思的。
一路上和赵澈讲述了不少的往事。
尤其是三十多年前,
尚是皇子身份的元平帝率兵北征的故事。
那时候,
还是乾朝太宗皇帝在位年间。
开国一系的老将们死的死、衰的衰。
但帝国并不缺闪耀的将坛新星。
尤其是荣国公贾源家的长子贾代善。
那端的是一个文武双全、能征善战、不让乃父。
年轻的元平帝便是带着贾代善、冯唐等一批将坛新星远征漠北。
打的北元王朝分崩离析、裂为九个部族。
从那以后得三十多年时间里,
草原诸部望长城而胆寒、不敢南下而牧马。
元平帝班师回朝后便遇上了太宗驾崩。
呼声最高、风头正盛且大军在手、携灭国之威的元平帝自然而然地继承了大统。
并于元平初年大封北征武将,史书称之为“元平大封爵”。
这一封,便封出来个“元平勋贵一脉”,足以与“开国勋贵一脉”相抗衡。
这件事,也成为元平帝平生最骄傲的一件大事。
单论帝王武功和对朝堂的掌控力,元平帝虽不敢与开国太祖相提并论,但自豪地声称已经超越了他的父亲太宗皇帝。
............
通过和元平帝的对话。
赵澈大概也明白了,
在这大乾王朝,
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
掌握军权的其实就两家,
或者说两个派系。
一个是开国武勋一脉。
另一个则是元平帝用来制衡开国武勋的元平武勋。
当然了,这两大武勋贵族虽然是竞争关系。
但也并非完全就是水火不容的状态。
甚至,就比如贾家荣国府。
既是开国武勋四王八公十二侯中的中流砥柱,又是元平武勋一脉的执牛耳者。
再比如贾家的铁杆盟友,史家。
保龄侯史鼐乃是世袭祖上开国勋贵的爵位。
而史鼐的兄弟史鼎,则又属于元平勋贵一脉的新爵。
............
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复杂。
总而言之一句话,绝不是非黑即白,或者一枚硬币的两面那么简单。
............
不过对于赵澈来说,无所吊谓!
管你是哪门哪派?
只要不来惹老子,大家相安无事。
老子也不稀罕去辨别你到底是什么底色。
敢来找老子的麻烦,那就叫你尝尝穿越者之拳的力量!
............
............
Ps:新书发车,求鲜花、评价票
飞卢小说,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