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路遇匪徒,为难起 (1/2)

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澈之名也被人们带出了扬州,以扬州为中心点快速的朝着四面八方流传了出去。

许多听了李澈诗词的人,无不震撼讨论。

无不将李澈的诗挂在嘴上,越读越是喜爱。

而且经过人们的传播,还将李澈作诗编成了一个小故事。

将林黛玉奔跑在红山美景之间,李澈抱着林黛玉作诗的事全都描述传播了下来。

甚至还将李澈抱着林黛玉指着斜坡,指着白云,指着马车与枫叶的情景全都描述了下来。

更有甚者还有无数人将其给记录了下来。

而在林如海听到李澈做出来的千古名诗是抱着自己女儿要求的后,笑的别提多畅快开心了。

至于那求活计无门的贾雨村,听到这千古名诗是出自自己看不起的秀才之口,听着是李澈带着林黛玉游山玩水时心里别提多恨了。

李澈出名了,李澈游山玩水他堂堂进士要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求人。

而他作诗也不少可是却没有一首能够比得过李澈做的这红叶诗的,甚至是他所做的诗全部加起来都不如李澈的一首。

而且最重要的还是凭什么?

他可是堂堂进士啊!

李澈不过是一个秀才,凭什么李澈能够游山玩水,凭什么李澈就能做出如此好的诗来啊。

不管贾雨村如何恨,红山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们的打卡地。

有了李澈诗作为铺垫,文人墨客们有的是去瞻仰,有的是去想要借美景与对李澈所做之诗作为灵感也想着做出一首名诗出来。

继而能够名扬天下。

甚至还有人专门组织人,组团作诗来做比较。

不过这一切都不管李澈的事了,因为李澈带着林黛玉与陈男的车队前往了下一处名山大川。

“你确定会有车队过来?”

一处山林间…

一群面色凶狠手持大刀的人趴在了地上。

其中一个趴在最前面脸上带有刀疤的男子对着身旁的一个人问道。

“大当家的,您就放心吧。

绝对有车队。

这是我亲自去带人看的。

这车队总数不超过三十人。”

“在那车队的最前面的两辆马车甚至豪华。

而且后面还跟了好几辆都不差的马车。

我估摸着抢了这一笔,咱们两百多号弟兄们少说也能潇洒快活个半年。”

面对刀疤脸的询问,在他旁边被询问的一个瘦小男子满脸激动的对着刀疤脸确认道。

“好,他娘的。

好些日子都没开张了,嘴巴都快要淡出个鸟了。

抢了这一单,爷我非得好好大醉他三天三夜,然后去扬州城里找瘦马快活快活去不可。”

面对瘦小男子的确认,刀疤脸心里那叫一个痛快去期待。

目光不由看向了远处,期待着瘦小男子说的车队。

而在他们谈话时,路上还时不时的有行人路过。

如果不是因为有那豪华车队他们此刻看不起这些行人,又生怕打草惊蛇的话。

恐怕现在都要把这些行人给抢个遍了。

而与此同时…

在李澈所做的马车内…

一阵优美的笛声从马车内响起…

听着这优美的笛声,车队的护卫还有马夫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放松享受的模样。

只觉得这笛声好美,美得都快要让他们的耳朵怀孕了一样。

而天空中飞过的鸟儿,有的在这笛声的吸引下落在了马车的顶棚之上。

情不自禁发出的鸟鸣之声似乎在与这笛声和鸣。

而在马车内,林黛玉与陈男陶醉其中。

而随着车队的行进,路上匆匆行人们也开始驻足侧耳聆听了起来。

这美妙的笛声他们此生都为听过。

实在是太美了。

美得让他们忘记了自己所做的事,只沉醉在了这美妙的笛声之中。

甚至是埋伏在道路两旁山林中的匪徒听到这笛声后也都愣神倾听了起来。

当车队快要通过山林时,笛声这才渐渐落了下来。

良久…

“太好听了,此笛声就连宫廷乐师都无法与之媲美。

李兄,你当真是…

你还有什么不会的。”

“文采如此之好也就罢了。

烹饪出来的食材让人恨不得把舌头都给吞下了。”

“如今这笛声…天啊,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绕梁三日啊。”

陈男回过神来,对着李澈感慨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七章:路遇匪徒,为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