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完“郊劳礼”后,文武百官将李泽及随军诸将士迎进城内。
将士们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前往军营,享用凯旋宴席。
李泽则和几名主要将领,一起来到皇宫领受封赏!
太极殿内。
六宫都太监夏守忠立于御阶之上,高声宣读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女真鞑虏,妄自启衅,犯我中华!幸有东平郡王李泽率师远征,杀敌十万,破十二城,退女真大军,解京城之围,功莫大焉!
今封尔渤海节度使李泽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封号)、特进荣禄大夫(散秩职)、上柱国(勋号)、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官职)。
於戏!人君之责,惟在奉天,爵赏之颁,岂容私意?朕之此言,通于天地,布告尔众,咸使闻之。大周广隆十四年九月初四日。”
广隆帝高坐龙椅,看着下面领旨的李泽,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这封圣旨,从女真人退兵就开始商议,满朝文武争执了半个多月,直到昨天才最终出炉。
对于这个结果,广隆帝并不满意!
像功臣封号、散官、武勋这些都还好说,不过是个虚名,给了也就给了。
但握有实权的官职却不可轻授!
很多朝臣认为。
以李泽之功,应该官封大司马,位列三公,为武将之首,方能表彰其功德!
广隆帝却不想答应。
李泽已经是东平郡王!
若是再做了大司马,成为大周军队名义上的统帅。
那他可以说是“大势已成”,满朝文武无人能治!
只要他不犯下谋逆之罪,就能安安稳稳做几十年权臣,就连皇帝都拿他没有办法!
这个结果,是广隆帝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可李泽的功劳实在太大,可以说是一手挽救了大周社稷。
若不给他一个显赫的官职,明显说不过去。
就连天下百姓都会替他叫屈!
无奈之下。
广隆帝只能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临时造了个“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官职来安置李泽!
五军都督府的前身,是开国之初的大都督府,掌天下兵马大权!
后来大周太祖为防武将专权,便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改为五军都督府,分别由五位都督各自统领一部分兵马!
北静王水溶,便是五军都督府的前军都督,执掌北方边军。
在五位都督中排名第一!
如今要安置李泽,总不能让他屈居水溶之下吧?
那就不是赏功,而是羞辱了!
无奈之下,广隆帝和几位帝党大臣商议了好几天,这才想出在五军都督之上,再设置一个“大都督”的临时职位!
这个官职听起来就很响亮,而且还能统领五军兵马。
只是比“大司马”低了半级。
对方方面面都算有了交代!
可实际上,大都督只是名头好听罢了!
五军都督府的权力,早已经被五位都督瓜分的一干二净。
李泽想要掌权,就必须先从他们手中争夺。
那等于是同时得罪了军中五个派系,难度可想而知!
而在五军都督府之外,还有兵部可以进行制衡。
此外,京营和禁军也都不归五军都督府管辖。
李泽这个“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几乎可以说是有名无实!
因此广隆帝虽然还是不太满意,但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大殿中。
文武百官聆听着这封圣旨,心中想法各有不同。
忠顺郡王咬牙切齿。
北静郡王羡慕不已。
而冯唐、卫邵,以及“四王八公”集团的一些勋贵,则都是欢欣鼓舞!
东平王府历来是勋贵们的领头羊。
李泽爬得越高,越是得势,对大家越有好处!
与此相反,文官们大都沉默以对。
一方面,他们认可李泽的功劳。
但同时,文臣和武勋,又是长期对立的两个派系!
看到武勋首领李泽如此风光,很多文官心里不免有些酸溜溜的。
暗骂“丘八”、“武夫”的都不在少数!
很快,夏守忠宣读完旨意。
走下台阶,来到李泽身前,准备将圣旨交给他。
不想。
李泽没有伸手领旨,反而摇了摇头。
“臣拒绝领旨!”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