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下官区区县令哪里知晓王爷们的事啊!
下官也只是听命配合。”
刘有德闻言哭丧着脸对贾牧说道。
他就是一个县令,虽说是一县父母官在唻县他最大,可是但凡比他官大的,他都要恭着顺着。
到了王爷这样级别的,就是放个屁他都得上杆子说是香的。
王爷的话他哪敢不从啊。
“那你可知这粮食被送到哪里去了?”
贾牧听着刘有德的哭诉眉头皱的更深了。
心里想着难不成贾家覆灭之后忠顺亲王也紧跟着造反了?
还是说忠顺亲王一直都有造反的心思,不过北静王之乱让忠顺亲王看到了前车之鉴熄灭了造反的心思?
“大人啊!下官~下官是真不知道王爷们的事啊!
您现在就算是把下官宰杀了,下官也不知道啊!”
听着贾牧的询问刘有德都快要急死了。
他把自己知道的可全都告诉给贾牧了,就是希望贾牧信了他的话给他证明跟粮仓丢失粮食的事跟他无关。
他也让贾牧为他证明他不是忠顺亲王和北静王任何一个党派的人。
“唉,本官奉旨赈灾查抄贪墨各地粮仓丢失一案,你却告诉本官此事乃是忠顺亲王和北静王拿走了粮食,你这让本官怎么办。”
“刘大人啊,此事得有人把罪名抗下来,而且抗下这个罪名的人数还绝对不能少了。”
“一个亲王当今的叔父,另一个四王八公之首至今袭王爵的异姓王,不管这两位要干什么也不是本官能与之抗衡的。”
“所以这粮仓丢失一案苦了你了,此事便是上报天听,怕是陛下也会为了皇室的名声着想不让这件事传出去的。”
贾牧暗自琢磨了一番后,便故作无奈的对刘有德吓唬道。
在贾牧看来既然粮仓里的粮食不是地方官员贪墨所得,那自己至少也得从地方官手上捞一笔。
毕竟自己出来可是打了包票要把这三十万担赈灾的粮食变成九十万担的。
粮食怕是追不回来了,所以现在也只能想办法捞钱从粮商手里买了。
可是从粮商那里买六十万担这银子花费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所以这钱该从哪里来?跟皇帝要不现实。
首先现在皇帝也穷的叮当响,再者就是自己提前打包票了。
现在转头在回去要钱估计自己的别说是钦差了,就是吏部主事都做不成。
所以贾牧也只能把主意打在各地官员的身上。
说句难听话,大离的官员没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当初贾牧做官的时候也是励志做一个为国为民两袖清风的清官。
这不意志力不坚定被红尘迷惑被同僚诱惑的加入了贪官行列。
这也是为什么贾牧会对皇帝提议培养一个大贪官了。
实在是大离的贪官实在是太多了,多的已经构成了一个潜规则的体系了。
至于忠顺亲王和北静王这两个一个明坑一个暗坑贾家的两个王爷,贾牧可不准备放过他们。
不过这事不能明着来,毕竟好歹这两个也是实权的王爷。
“大人啊,您是下官的亲爷爷啊!
您可不能这么对待下官啊大人,下官求求您了下官。
求求您大发慈悲放下官一命吧大人。”
听贾牧的话刘有德哪里不知道贾牧这是害怕忠顺亲王和北静王要拿自己当替罪羊啊。
看着贾牧刘有德都快要哭出来了,对着贾牧不停的磕头喊爷爷。
“唉,本官也不想这么做啊,可是这事就算是上达天听这丢的粮食在短时间内也追不回来了。
现如今本官的压力也非常大,登州上百万的百姓等着朝廷的赈灾粮食。”
“陛下掏空了国库也才凑够了三十万担,可是陛下要的是九十万到一百万担。
这么多粮食本官也拿不出来啊。”
“所以这事必须要有人去顶着陛下的雷霆之怒,刘大人如果能救你本官也不忍看着刘大人你遭受这不白之冤。”
“可是现在本官能做的也不过是自保而已,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嘛。”
贾牧面色悲痛,起身背着手对着这个比自己至少大十多岁却不停喊自己爷爷的刘有德满心无奈的解释道。
听着贾牧的话,害怕到要死的刘有德差点没骂出来。
心想你都要把我当替罪羊了,还在这装好人说什么无能为力还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这样的话。
“大人啊,下官求求大人您了,下官少有老下有小,为官十余载赫赫业业清正廉明爱民如子,还求大人宽恕啊。”
虽说心里恨贾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