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到最后尤其是那句要让大梁割地千里,两千里,三千里的时候,江烨沉声的声音越来越大。
也不知是江烨的声音大,还是因为江烨的话语太过震撼了。
所以文武百官全都被震慑住了。
“陛下万万不可,如今我大魏国库空虚根本就无法支撑与大梁再持续作战了。”
“如果这样持续打下去,我大魏天军便是再厉害,怕最后我大魏也势必会被这场战争给彻底拖垮的啊!”
良久,户部尚书回过神后,急忙出列对着江烨行礼道。
“哼!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不成?”
“忠顺皇叔!”
户部尚书出列劝阻,也有不少大臣也准备出言劝阻江烨。
可他们还未出列,江烨便冷哼了一声,对着户部尚书说了一句,便对着站在勋贵首位的忠顺亲王叫道。
“臣在!”
听着江烨叫自己,忠顺亲王也赶忙出列对江烨行礼应答道。
“传朕旨意,昭告天下!”
“即日起朝廷因与大梁战事向天下豪强,乡绅,商人,借粮,借钱。
凡是肯借钱粮者,事后朝廷连本带利以三倍返还之。”
“如今我大魏朝廷虽无钱粮,但大梁有的是。
只要战争完全胜利,朝廷只会多给,断然少不了他们一文半斗。”
“而收捐一事有忠顺皇叔你来负责,到时候收多少上来,全都要一笔一笔清除的给朕登记在册。”
忠顺亲王出列之后,江烨先是下达了一道旨意。
继而又对着忠顺亲王严肃的交代了起来。
“是~臣领旨!”
听着江烨的话,文武百官无不骇然。
就连忠顺亲王也是愣在了原地。
因为他们都看出来了,皇帝这是压根不打算跟大梁休战,一直要打的大梁几十年都恢复不过来元气啊!
这也让不少文武大臣们心里暗暗怀疑江烨要跟大梁死磕是不是夹杂着死怨。
毕竟他们可都知晓,皇帝在大梁为质的十年里,可不好过啊!
不过不得不提的是,皇帝这个办法还真是一挑不出毛病来的上策。
因为大魏朝廷如今的确没有钱粮,乃至大魏老百姓都可以说是穷的叮当响。
可问题是大魏的豪强,乡绅,商人最不缺的就是钱粮啊!
以三倍回报让这些豪强,乡绅,商人们捐款。
再加上大魏战场上又处于优势,都打到大梁境内了。
如此一来那些个豪强,乡绅,富商们不得把家底掏空了来支持这场大战啊!
别说那些个豪强,乡绅跟富商们了,他们听着都心动异常,心思都开始活络了。
只是皇帝要大梁开出停战要求的十倍来赔偿大魏,现在又向天下借如此之多的钱粮,还给出了三倍高的利润。
怕到时候大梁便是咬着牙都不敢停战啊!
只是他们谁都没有看透江烨更深一层的意思。
江烨更深一层的意思便是到时候豪强,乡绅与富商们抵挡不住高额回报的诱惑把钱粮都给捐出来之后。
那么这场战争最不希望败的就是他们了。
也就是说,那时候大魏将会达到万众一心全民皆战的地步。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从中作梗,那就是天下豪强,乡绅与富商们共同的敌人。
如此状态下,就是有他国插手大魏想要不打赢这场仗都困难。
当然了,大梁自然也是可以效仿大魏的。
可是大梁效仿大魏,也不过是东施效颦而已。
因为大魏此举是被大梁逼迫的而为之。
当大魏天下得知大梁如此敲诈大魏后,大魏百姓与各界人士也都会因为大梁的敲诈从而同仇敌忾。
其次,大魏在战场上那是取得了优势,让豪强,乡绅,富商们看到了投资回报大,投资风险小。
而大梁呢?
战争处于弱势,他们就算是效仿不说达不到江烨更深一层含义的效果。
怕大梁呃豪强,乡绅,富商们都不会甘心把自家的钱粮拿出来支持大梁朝廷。
因为在大梁豪强,乡绅与富商们的眼中,他们要是把钱粮捐出去了,那他们的钱粮怕很大的机会是赔偿与大魏。
到时候他们不仅得不到回报,甚至他们的钱粮还会打水漂。
“陛下,那不知我们要征集多少钱粮?”
忠顺亲王接旨后,又很快想到了关键的一点对着江烨忍着心头激动道。
“有多少就要多少。
反正最后大梁都会给我们出的。
到时候钱粮如果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