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开恩科,谋划不断 (1/2)

就跟斗地主一样,哪有一上来直接放王炸的?

再者不过早的放玄甲军出来,他还能够在调走了一部分京都大营军队之后看看有没有二心的人跳出来造反。

比如红楼原著中那个拉拢勋贵,与忠顺亲王不对眼最后造反了的北静王。

其次大魏除了大梁一个外敌在之外,还是有其他强敌的。

在他没有其他底牌之前,玄甲军越晚出现,才是越对他有利的。

最后,玄甲军那可是五万大军,而且还每一位玄甲军都配备了三匹优良战马的。

只要召唤出了玄甲军,那五万玄甲军与十五万匹战马的人吃马嚼,还有后勤部队那不又是一大笔开销?

“呃…”

“臣~臣遵旨!”

兵部尚书听着江烨的旨意,被噎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他只是在劝说江烨不要调走拱卫京师的军队。

可对于江烨的回答他又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毕竟江烨这个皇帝都说了,皇帝有自己的打算。

如此他这个做臣子的还能说什么?

所以对于江烨交付给他的重任,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应答了下来。

“按照惯例新帝登基都应当大赦天下。

如此传朕旨意,我大魏所有赋税一律减免至大魏开国时期太祖皇帝定下的赋税。

并且自即日起,我大魏永不加赋,并废除一切苛捐杂税。

凡是擅自加赋税与苛捐杂税者,一律按造反罪诛灭九族。”

“同时户部筹备,准备开设恩科。

此次恩科小到童生,大到进士录取人数一律增加五成!”

兵部尚书接旨后,江烨便诉说起自己登基后的大赦天下事了。

他在大梁为质十年,在大魏可谓是毫无根基。

虽然他也在回来的这两个月里暗中拉拢了不少文武大臣。

更是在回到神京城的时候,得到了郑才茂的效忠。

但他根基还是太浅薄了。

如此他想要稳固皇位必须要拉拢民心,与各界人士之心来中兴大魏。

现在大魏衰败,百姓民不聊生。

再加上内忧外患贪官污吏横行,如果他不下一剂猛药的话。

以大魏如今的情况最多还能在支撑个二三十年左右。

而现在正好大魏与大梁之间的战争让他找到了一个快速解决的办法。

当然这还要得利与大梁对大魏的羞辱,敲诈。

首先在战争上大梁不与大魏讲和休战,想要以厚重的底蕴拖垮大魏。

然后对大魏羞辱敲诈,能够让他借此机会再最短的时间内凝聚大魏本就溃散的民心,并把内部矛盾转移出去。

其次也让他决心与大梁一战拿出高额利息诱导大魏豪强,乡绅,富商捐钱捐粮。

在诱导豪强,乡绅,富商捐款的条件下他又没有设置上限。

这样一来他不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到战争所需钱粮,还能够有钱粮治理糜烂的大魏。

而且他这样做还能让利益最大化,因为这期间所用的所有钱粮大梁都会给他出了。

在这样高强度持续的战争中,他还能拉几十万士气低,军纪散漫的军队在战争中将其练成强军。

而这支强军不仅会对他高度忠诚,甚至还能够依靠这支军队的战力与战绩威慑力在以后帮他威慑宵小之徒,让他更好的去整顿大魏所有军队。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在大赦天下之后所能够收无数豪强,乡绅,富商,百姓,读书人的心。

不提豪强,乡绅,富商因为他获取了多大的利益。

就说背负着繁杂厚重赋税,被压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喘不过气来的百姓在得知他减免了赋税,消除了苛捐杂税甚至永不加赋后,可想而知的就会知晓…

百姓会多感激他,多拥立他,又多离不开他这个好皇帝了。

而减免了百姓赋税与废除苛捐杂税后,朝廷的赋税必然会降低一大截。

但是这个降低并不是永久性的。

因为等百姓安定下来,他整顿了吏治,解决了土地兼并后。

这降下去的赋税朝会如井喷势的增长。

而在此期间,国家所需钱粮也都会有豪强,乡绅与富商跟大梁出。

所以就到减免赋税这一步,可想而知他会得到多少人支持与拥戴。

任何人都无法撼动他的地位与权威了。

至于恩科多录取一半人数,那可想天下读书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会对他有多狂热而感激,爱戴了。

要知道大魏光是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就超过了百万人。

可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章:开恩科,谋划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