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扬子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看着天幕之上的贾府热热闹闹。
天幕之下的贾府,各个相顾无言。
同样都是贾府。
同样都是金陵贾家。
同样祖上都是出过封爵的人物。
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真特么的气人!!!
外人看贾府,依旧是金陵富庶之家。
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相比之前,现在的贾家正在走下坡路。
贾家人丁兴旺,族中的小辈众多,但就是没有一个能跟宝公子媲美的。
就连人家一半儿都赶不上。
尤其是贾宝玉!
这么比较之下就比没了。
看看人家宝公子,天下读书人路过金陵,未有不拜见者。
仅凭一个麒麟少师的名声,就能换得二十箱白银、两箱黄金,还有一个如花似玉,美若天仙的娇娘子。
万人的队伍,没有一个不服他的。
再看看贾宝玉。
真是应了那首诗句。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林黛玉倚着门框,此时此刻,当真是我见犹怜。
一双眼睛说不上是带着忧愁还是哀怨。
看着不远处的贾宝玉,心中也不是滋味。
之前还没觉得有什么。
这人就怕比对。
真要是比对下来,就能把人给比没了。
相比于天幕之上的玉华帝军宝公子。
地上的怡红公子宝二爷,当真是有些不够看了。
可偏偏他们遇到的不是宝公子,就是这个宝二爷。
王夫人也是低着头,当着贾府中人的面儿,她脸上真是没光。
毕竟贾宝玉是她儿子。
当年贾宝玉刚出生的时候,口中含玉。
她当时心里还想着,这算是天生异象,儿子以后必定是成龙成凤的人物。
结果倒好。
既没成龙,也没成凤,反而成了一个只知道跟姑娘玩的草包。
薛宝钗看着天幕。
默默的将自己的金收了回去。
她小时候遇到一个癞头和尚,见面,送了她八个字。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后来把这八个字镶在了金上。
贾宝玉口中含着那块玉,也有八个字。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由此,贾府的下人丫鬟便传出金玉良缘。
此刻,薛宝钗把这金收了回去。
她现在可不想嫁给贾宝玉了
贾母也是没眼看天幕,她年龄虽近百岁,年轻时也是史家的大小姐,公公是荣国公。
这辈子见过的世面颇多。
自觉着很多事情都看透,也不贪嗔。
但看到天幕之上的自己,还是难免起了妒心。
我老太太这辈子算是作了什么孽?
明明子孙后代也诞下了含玉而生的灵儿。
为何差距就这般大?
想着,她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
宝玉呀宝玉,你什么时候能争气一点儿啊?
看到天幕之上的景象。
贾家的其他小辈儿,眼中倒是多了几分期望。
谁不知道贾宝玉是老祖宗的心头肉。
按照正常趋势。
爵位什么的,肯定由贾宝玉继承。
荣国府未来都是他的。
但现在可说不准了...
【夜里,几声锣声响起,荣国府这边的人都到齐了,不多时,宁国府那边也来了人。】
【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白面内监缓缓从椅子上站起。】
【“既然贾府的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那就接旨吧。”】
【众人一听,又是一脸懵逼,皇帝居然颁下圣旨来了!贾府,这都多少年没有接过圣旨了?】
【众人快速对视一眼,这种事情也不敢耽搁,都齐齐跪倒在地。】
【内监打开圣旨,吊着嗓子大声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贾家有子名宝玉,倭寇来临之际,统筹兵马,抵御外敌。”】
【其谋略惊人,不废大明,一兵一卒,焚杀倭寇四万余人。】
【“旗帜无双,其勇无敌,单杀东洋旗本,此战彰显我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