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比武(二) (1/2)

雍熙帝的一席话,让郑安满心疑惑,如坠云雾之中。

京城中人皆知,贾家因当年太子之事,早已低调隐忍,鲜少露面。

这贾琮又是从何而来?

未等郑安开口询问,夏守忠已示意身后的太监去通知众将。

他自幼伴皇帝左右,自然能揣度圣意。

“郑都督,你可别小看了这位贾家少年,我可是亲眼目睹他孤身搏杀了一头熊罴。”

夏守忠半开玩笑地对郑安说道。

闻言,郑安面露不悦之色。

他自然明白,皇帝有意拉拢贾家,但也没必要如此夸大其词吧?

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搏杀熊罴?

这简直是前所未闻之事。

不过,郑安也不便拂了皇帝的面子,只得敷衍道:“想不到贾家竟有如此英勇之辈,实乃陛下之幸,大乾之福啊!”

看着郑安那阿谀奉承的模样,贾琮心中一阵无语。

能身居高位之人,果然都不简单。

“陛下,微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治罪!”

此时,贾赦等四王八公一系的武将们纷纷骑马赶来。

见皇帝满身血污,众人皆心生恐惧,唯独忽略了抱着熊掌的贾琮。

见众将归来,皇帝龙瑾禅脸色阴沉,这些忠于太上皇的武将们,口号喊得响亮,却总是慢半拍。

贾赦一眼便瞧见了抱着熊掌、满身血污的贾琮,心中一惊,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

他连忙下马,快步走到贾琮面前,关切地问道:“三儿,你没事吧?让爹看看你哪儿受伤了?”

贾琮抱着熊掌,走到贾赦面前笑道:“爹,我没事,就是杀了头熊罴,还得了对熊掌。”

跟在贾赦身后的牛继宗性情直率,他扬起蒲扇般的大手,轻轻拍了拍贾琮的肩膀。

“恩侯兄,看来你们贾家重获圣宠指日可待啊,陛下都亲自为你们贾家造势了!”

“恭喜恭喜!日后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兄弟我啊。”

听着牛继宗那略带讽刺的话语,贾赦脸色一沉。

他自然听出了话外之音,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他对自己这个儿子了如指掌,通过观察那熊罴的尸体,他心中已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虽然这个猜测听起来有些离谱。

“三儿,你真的杀了那头熊罴?”

尽管心中已有答案,但贾赦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听闻父亲质疑的言辞,贾琮心中泛起一阵不悦。

熊掌就在此处,这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未等贾琮开口辩解,一旁的太监夏守忠已抢先一步为贾琮作证。

“贾将军无需多疑,我当时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令公子的英勇无畏。”

“真没想到贾家竟有如此忠君报国之士,堪当继承代善公之遗风!”

夏守忠的这番话,瞬间在周围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四王八公一系中,荣国府贾代善一直是众人心中的楷模,如今贾琮竟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实属罕见。

那些各大府邸的嫡系子弟,都未曾得到过这样的评价。

谁能想到,一个贾家的庶子,竟能让皇帝身边的红人夏守忠如此称赞。

这确实令人意想不到。

其他各家的武勋子弟脸上纷纷露出不服之色。

尤其是齐国公陈翼的孙子、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他的不满最为明显。

他的嫡子陈敢在军中已小有成就,此次皇家狩猎,众人都以为陈敢能拔得头筹。

谁料半路上杀出个贾琮。

从眼下的情形来看,皇帝龙瑾禅似乎为了拉拢贾家,开始为贾家子弟造势。

经过一番思索,陈瑞文的脸色愈发阴沉。

四王八公十二侯,一直以来相互勾结,把持朝政,彼此间联姻结亲,已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他们并不看好如今的皇帝龙瑾禅,只听从于龙首宫的旨意。

“陛下,末将实在难以相信,一个年仅十余岁的少年,能徒手搏杀一头熊罴。”

“陛下莫非是当我们在座之人都是愚钝之辈?”

陈瑞文如此直截了当的话语,无疑是在当众打皇帝龙瑾禅的脸。

这让龙瑾禅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这个陈二轴,当真是可恶至极。

她在心底暗骂一声,心中涌起一丝无奈。

眼前的这群武勋,全都听命于龙首宫,自己似乎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陈二轴,你若不服,便让你儿子与我家三儿比试一番如何?”

贾赦见儿子受委屈,脾气瞬间爆发,对着陈瑞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